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與眾不同的組織部長(2 / 2)

聽到東海市和海天集團的名字,與會常委們臉sè均是微微一凝。

無疑,大家都想到了省委書記邰惟清身上。邰惟清以前就是東海市的市委書記,東海市可謂是他發跡的所在。這個海天集團,亦是東海市乃至s省都赫赫有名的大集團,以生產建築材料為主,總資產據說接近百億元大關。

s省的經濟發展,遠在a省之上,照說做建築材料,生產水泥,在s省更有市場。海天集團舍近求遠,前來玉蘭市投資,估計應該是邰惟清為了支持李燾的工作,居間做了介紹人。

雖然說李燾做玉蘭市長,不一定非要超越柳俊,但是成績太乏善可陳,對李燾今後的前程是不利的。老高家為了支持邰惟清,將後備干將放到了玉蘭市,邰惟清也有義務維護好李燾。而且,如果李燾過於弱勢,拿不出耀眼的成績,亦無法完成「牽制」柳俊的任務。

這個是好事,一家伙投資十二個億,雖說是分期投資,也是大手筆,對於促進玉蘭市的經濟發展,頗為有益。

上回因為限價令,柳俊要求增加今年的外資引進力度,主動「認購」了二十億的任務。李燾身為市長,也不能落後太多,「認購」了十個億。只此一個項目,就完成了今年「認購」任務的一小半,可見李市長也是有能力,絕非紙上談兵。

在通報這些情況的時候,李燾情緒不錯,語氣中透出稍許矜持之意。

大部分常委均是微笑頷首。

「對市政府近段時間的工作,同志們有什么看法,都談談吧!」

等李燾發言完畢之後,柳俊循著慣例,微笑著說道,眼神在與會常委們臉上緩緩掃過。

「我認為很好。市長剛剛蒞任未久,就引進了這么大的一個項目,很有魄力。」

柳俊話音剛落,黨群副書記謝媛便微笑說道。謝媛如此表態,倒在意料之中。以前大家將她當作丁玉舟的嫡系,這幾個月,認知也在逐漸轉變。因為謝媛表現得比較「露骨」,無論是在書記辦公會議上還是在市委常委會上,只要是李燾提出來的議案,謝媛基本上均投了贊成票。

看來謝媛確定無疑是登上了邰惟清的大船,重新站了隊。

由她進步為市委副書記,可見這個隊站得還是很合算的。若是不轉投「明主」,只怕謝媛依舊還會在市委宣傳部長的位置上呆著,進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官場上,永遠是如此的現實。

市委副書記兼市紀委書記韓勁武正襟危坐,並沒有打算發言。緊隨其後的市委副書記鍾永明也沒有要發言的意思。市政府這樣的大動作,肯定是在市長辦公會議上討論過的,鍾永明作為常務副市長,早就表明過態度了。除非他的意見與李燾相左,才會在常委會上提出來。不過如此一來,就是公然與李燾撕破臉了。故此一般來說,就算有分歧,也會私下溝通,不至於在常委會上公然唱反tiáo,人為制造矛盾。

不過估計鍾永明對於成立基礎建設工程指揮部,不會是真的贊同。蓋因這個指揮部一建立,李燾的活動空間大了許多,鍾永明想要牽制他,益發的為難而來。

「我談一下吧。」

鍾永明之後,是市委組織部長樊志偉。

大家便都略略愣怔了一下。聽樊志偉言下之意,似乎是有不同的意見了。如果他也是贊同的,大可以與韓勁武和鍾永明一樣,閉口不言。組織部長是純粹的黨務干部,對具體的經濟建設措施,不發表看法,理所應當。或者與謝媛一樣,說幾句贊譽之詞,算是交代個場面。

根據這幾個月與樊志偉打的交道來看,此公也有點周榮生的味道,為人比較犟,認死理。對於干部考察之嚴格,遠在前任組織部長金立奇之上。很多想和他套近乎的干部,都挨過他的訓斥。

且看樊部長對李市長通報的這幾個情況,有什么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