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人販子(1 / 2)

半仙 躍千愁 1645 字 2023-05-07

「……」明先生啞口無言,怔怔看著他,臉上神sè極為復雜,復雜到變幻莫測,似乎連無盡的悲喜也盡融於其中。

「淵澄,淵澄……」

老先生連喚好幾聲,明先生才回過神來。

老先生問:「淵澄在想什么?」

明先生臉上浮現苦澀,不堪回首地搖了搖頭,擺了擺手,不想再提這個,發問:「老大人登門所為何事?」

老先生神sè赧然道:「老朽有兩個不成器的孫子,老朽tiáo教無方,想聘淵澄為西席,不知淵澄可願移居州府,家居方面的一應瑣事老朽皆會安排妥當。」

明先生就猜到大概是這種事,最近登門的無一不是為了子孫的事。

他以前一直以為自己就是家鄉的一個笑話,無顏歸來面對父老鄉親,若不是這次硬著頭皮回來了,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在家鄉竟然還有如此名望,和他自以為的截然相反。

數日後,明先生出資買下了一座老舊的大宅院,將其打掃成了一所學堂,鄉鄰們踴躍幫助打掃。

房子牆壁刷了石灰,粉刷一新後,明先生架了樓梯,提著笤帚般大的大筆爬高,明夫人在樓梯下托舉起裝了墨汁的臉盆。

大筆蘸墨後,明先生在粉白牆壁上唰唰寫下一行行大字:聚民之地為國,民哀則國衰,佑民者,真國士也!

下了樓梯的明先生將筆交給了夫人,走到州府來的那位老先生跟前,指著那行字道:「給老大人的答復在此!」

這是拒絕了當自己家的私家西席,老先生看著牆上字跡,捋須頷首,「看來當年的那個滿腹經綸的神童,是真的打算當一輩子教書先生了。淵澄如此才華,難道就沒想過復出,就不想下屆會試再試上一試,以了夙願?」

明先生微笑,神情間亦有一股往事已往的惆悵。

他這次之所以回來,是自以為找到了自己久考不中的弊端,做好了三年後再考一次的准備,也有信心再考必中。

說白了,這次回來是做好了一雪前恥的准備的,因為tiáo整好了心態,因為敢面對了,所以才回來的。

卻不想看到的是另一番光景,才發現『前恥』只在他自己的心中。

也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鄉親們想要的是什么,往大了說是這個國缺的是什么。

「少一個滿腹經綸的神童,多一個教書先生未必是壞事。」

明先生微笑著給出了答復,有些事情真的是放下了,他目光跟隨著那個一臉光彩答謝大家幫忙的夫人。

老先生哈哈大笑,「看來老朽也只能是把兩個孫兒給移送到此讀書了。」

明先生從袖子里拿出了一篇賦文給他,「認可這篇賦文者,子弟方可入學!」

老先生「哦」了聲,拿來細看,沉吟不語許久……

學堂修好,聲名顯赫的明先生,那個tiáo教出了四科滿分會元的明先生要開館教學了,一時轟動。

但凡有來求學者,明先生便拿出了那篇寫給庾慶的賦論,掩蓋了最後一句『陛下受命於天』,認可這篇賦論的家長,他才可能收入其子弟教學。

此後年年,渴望將子嗣送入『明堂學館』者眾……

錢庄內,庾慶大步而出,身上挎了只皮革縫制的大包。

錢庄外,三名高矮不一的漢子牽著馬,正等著他。

三名漢子分別名叫陶永立、葛大鈞、易從飛,都是庾慶剛認識不久的朋友。

能成為朋友,也可以說是志同道合吧。

說是狐朋狗友也沒錯。

全都是趁著水災肆虐發財的人販子,庾慶也悄悄的加入了這個行當。

上次在酒店聽人說到這行,聽說能『救人』,還有bào利可圖,而且這種bào利的情況還不是常有的,他便忍不住跑來『救人』了。

帳是很好算的,他現在手頭上的錢,亂七八糟加一起的話,得有個七萬一千兩的樣子,他也不求什么翻多少倍,只求再多個兩倍,那自己手頭上就得有個二十來萬兩了。

當然,萬一能翻個幾倍的話,那就更好了。

想想都心熱,於是就騎著馬直奔災區來了。

他又是頭回做人販子,沒這方面的經驗,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花了點心思,也花了點錢請客,就結成了伙。

有錢大家一起賺,遇上搶生意或見財眼紅的可以一起上的那種團伙。

這些人是專門做這一行的江湖中人,哪里有災就往哪跑。

大胡子陶永立算是帶頭大哥,一看高大魁梧的體塊也像,見庾慶出來,將庾慶坐騎的韁繩扔還了,看了眼庾慶鼓鼓囊囊的皮包,驚訝道:「老弟,你這是換了多少零錢?」

庾慶呵呵道:「沒多少,沒多少。」說著翻身上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