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招丁告示(1 / 2)

半仙 躍千愁 1573 字 2023-05-07

郭文甘舉杯與之對飲,放下了酒盅,容了對方給自己斟酒,有些微醺地搖頭晃腦道:「青蓮山,修行界頂級的靈植門派之一,而聞氏先祖正是青蓮山的開山祖師。

那個聞氏先祖不一般吶,不將掌門之位傳給自己兒子,反而傳給了外人,傳給了自己弟子。為免門派內部紛爭,還勒令自己兒子退出了門派,不讓兒子再過問門派內部的事,硬生生讓自己兒子成了個閑人。

聞氏先祖留了祖訓,只要青蓮山在一天,聞家後世子孫便不得再修行,以免後人借他名義讓門派為難。

可以說,這條祖訓一直壓著整個聞家的後世子孫。

青蓮山也因此感恩,默默站在了聞家的身後,聞家後人遇上災難的時候,青蓮山不會不管,可謂多有扶持,這也是聞氏能綿延興旺兩千多年至今的原因。

聞氏先祖的後人不能從武,文風由此興盛了起來,你想想看,兩千多年的歷代藏書啊,那哪是一個書房能放下的,肯定要修一個藏書樓才行,於是聞家內部就修了個名叫『文樞閣』的藏書樓,里面那叫一個包羅萬象。」

南竹兩眼放光,「如此說來,聞氏藏書閣里應該有保存最完整的州志?」

郭文甘舉杯小嘬,「他們那可能也不叫什么州志,但聞氏能在亂世幸存至今,濘州的各種變遷在聞氏這邊應該是記載的最完善的,他們族中有專門負責修書的人,會不斷補錄。你要找的那個什么,什么來著?」

南竹覥著臉笑道:「祖先故地。」

郭文甘:「哦,對,祖先故地,聞氏藏書閣里應該能找到與古地名相對應的地方。不過…聞氏藏書閣恐怕沒那么容易進去。」

南竹忙請教:「有何難處?」

郭文甘:「怎么說呢,簡而言之,許多收藏都是兩千多年前的東西,頗為貴重,那地方不是閑雜人等能隨便進出的地方。具體的我也不太了解,只知連聞家子弟都不能隨便進出,好像有嚴格的家規。」

南竹試問道:「外人一律不能借閱?」

郭文甘:「那也不一定吧,還得看是什么人。藏書閣嘛,既然能在家里修那東西,聚的不就是文氣,你要真是當今狀元來了,文華耀目,那是添光彩的事,別說借閱,肯定是要開門讓你進的。

再者就是聞家也不能免俗,真要是什么朝廷大員想進去看看的話,聞家怕是也不好阻攔。至於其他人,沒聞氏大,肯定就要按聞氏的規矩來。」

當今狀元?南竹摸著下巴,下意識想到了某人的名聲好像不下於當今狀元,也不知行不行。

郭文甘喝多了,有些絮絮叨叨,「說到聞家呀,也不知今年的祭神大典能不能lún到聞家來主祭。」

南竹一愣,「什么祭神大典?」

「這個都不知道?還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外地人。濘州海運昌隆,許多人都要靠海吃飯、靠海發財,自然就要祭拜海神,如此風俗下,每年大大小小的祭祀不說,整個濘州的商會每三年會集體組織一次大祭。既然是大祭,肯定有宣讀禱文之類的主祭人員。」

「原來如此,這主祭lún誰做有什么講究嗎?」

「聞家背靠青蓮山,在濘州也許算是第一大家族,不過歷代以來免不了會有些有背景的後起之秀,不說什么搶第一大家族的位置,但未必會怕青蓮山。人家論家業、論傳承時間也許比不了你聞氏,卻不一定會向聞氏低頭,竟奪之下,主祭的位置聞氏也偶爾會失手旁落。」

「哦,懂了,每三年一次的大祭,能不能當主祭事關相關家族的顏面,是這樣吧?」

「不錯。」郭文甘頷首,又舉杯與之碰杯,「傳說早年的時候,為了爭主祭的位置,參與的家族明爭暗斗不說,甚至是大打出手,搞的背後的修行門派都介入了,導致波及面太大,鬧得上下不得安寧。後是官府出面做中間人進行tiáo和,結果是只許文斗,不許武斗。」

悶酒入口,南竹又為之斟酒,好奇道:「何謂文斗?」

郭文甘:「無非就是詩詞賦之類的,各家族有文采的傑出子弟參與比試,邀一些濘州文壇宿老做裁判,哪家贏了哪家就是本屆的主祭。往常來說,聞家的底蘊畢竟擺在這里,差不多三次就有兩次是聞家主祭。不過這回嘛,聞家怕是有點危險。」

南竹忍不住上下多打量了他兩眼,不知這么一個小小刀筆吏何以能洞悉那些大家族的成敗,疑問:「郭兄何以斷定?」

郭文甘嘿嘿道:「所以說你是外地人,老兄有所不知了吧,萬氏是和聞氏別苗頭的家族之一,萬氏家族手中握有一張大牌,去年京城大考的一甲榜眼便是我們濘州人,是萬氏的未來女婿。

聽說那位榜眼即將照例還鄉省親,更重要的是與萬氏的女兒完婚,婚後應該就要攜家眷在京定居了。趕上了這個時候,聽說婚期也是萬氏早早算計好了的,十有八九要借那位榜眼的才華一用,好壓聞氏一頭。」

南竹狐疑:「不是各家族子弟參加比試嗎?還可以找外援的嗎?」

郭文甘反問:「誰敢公然說女婿不是一家人?」

「……」南竹無言,好吧,認了,但還是持懷疑態度,「榜眼就一定能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