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故事(1 / 2)

半仙 躍千愁 1601 字 2023-05-07

聽這么一說,聞容氏盯著那幅字,越發感慨,「五六十個字,價值一百二十萬兩,一個字差不多兩萬兩,這么好賺的錢,卻不寫了,著實可惜。」

一旁的聞郭氏竊笑一聲,「大嫂,真要是寫的多了,就不值錢了,活人的字能這么值錢已經是很罕見了。」

聞言安也道:「娘,賬不是這樣算的,真要論字算錢的話,他有些字更貴。京城夕月坊,有『人間好』那三個字的小鮮樓,有人出價到一千五百萬兩想盤下它,前提是連『人間好』那三個字一起買下,但小鮮樓就是不肯轉讓。

同樣是三個字,阿士衡還曾在京城一家叫做『隆園坵』的園子,也是一處酒家,為酒家題了『隆園坵』這三個字做招牌,消息傳出後,隆園坵的生意頓時火爆,如今也是要提前好些天預訂才能吃到的席面。

隆園坵,盡管意境和名氣都遠不及『人間好』那三個字,但也有人出價高達九百萬兩收購『隆園坵』那酒家,前提也是要連阿士衡題的『隆園坵』招牌一起買下。

那酒家也是不肯賣,說是要連同招牌一起當傳家寶傳給子孫。

真要論價值的話,隆園坵在京城雖然地段較偏,但畢竟是在京城有一塊大園子,起碼價值十萬兩,肯定是比小鮮樓更貴的,但小鮮樓目前的市價就是要貴好多。娘,您說真要論字算錢的話,一個字多少錢才合適?」

聞容氏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她雖說不清其中的道理,但也算是明白了,不過還是唏噓道:「怎么都是酒樓,這得是給了那探花郎什么好處,才能讓他動筆題字呀?」

聞言安搖頭,「這個早有人確認過,就是剛好在人家酒樓吃飯,皆是店主央求之下才題的。小鮮樓是同僚請客,隆園坵是抵消了一頓飯錢,皆是分文未取。」

聞馨忽柔聲吟出一句有感而發,「不為千金富貴,但求鍾粟果腹!」

大房的聞言海笑道:「其實就是物以稀為貴。」

聞言安點頭認可,「確實如此,他辭官離京後,據說是棄文從武,就再也沒有人見他留下過墨寶了。而他在一鳴驚人之前,也很低tiáo,當地也沒什么人得到過他的墨寶。

列州首府,存放他鄉試答卷的庫房莫名著火,他的鄉試卷子被一把火燒掉了。後來發現連他縣試之類的卷子也莫名其妙消失了,不可能都這么巧,這才讓人聯想到列州首府庫房的著火案。

案子並在一起就很明顯了,應該是有人貪圖阿士衡的墨寶,為了掩蓋盜竊而故意縱火。

畢竟,動輒價值上百萬兩的東西,有人動了貪念不足為怪。

那可是正兒八經的答卷,比我們這個隨意練筆的字是要值錢不少的。

種種原因吧,阿士衡現在流通在世的墨寶可謂少的可憐。

他散盡身家救萬民於水火,卻不留姓名的事跡出後,聲名越隆,名氣越大,想要他墨寶的人也就越多,可偏偏就是少的可憐,導致他墨寶的價錢炒的越來越高,問題是有錢也買不到。

事情是相對的,價錢越高,想要的人也就越多,越稀少越能彰顯身份,現在若是誰家能掛上一副正兒八經的阿士衡題字,在京城那絕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可問題是,真的太少了,連同他赴京趕考的答卷在內,目前已知存世的還不到二十幅,這還是包括從他家挖出的好幾張練筆。

誰能想象,這么一個大才子,而且是一路考上京城的人,存世的筆墨竟不到二十張,而正兒八經的墨寶只有八張,就『人間好』和『隆園坵』的題字,還有就是會試四科答卷和一張殿試答卷,哦,還有一份辭官的辭呈。

不少有錢有勢的想找到他一幅正兒八經的字幅,翻遍了各種可能的地方,還就是找不到。

後來,因地方時有災情,朝廷急需用錢,有人趁機盯上了阿士衡參加會試和殿試的卷子,尤其是那幅《朝天闕》的詩,既是阿士衡目前唯一存世的一首詩,又適合裱起來掛在牆上供人欣賞,所以有人開出了天價,想從朝廷手上買來收藏。」

聞馨立問:「朝廷賣掉了嗎?能買賣五哥為何不告訴爺爺?」

聞言安擺手道:「開始朝廷是有所意動的,後來好像是上意惱怒,朝廷內閣方嚴詞斥退了這事。」

堂內一群人,聞聽這般新鮮故事,頗感傳奇,也頗感有意思,不管男女都聽得有趣入神。

大房的次子聞言海又奇怪道:「不對吧,京城不是還有個鍾姓富商嗎?就是阿士衡那個鬧得沸沸揚揚的未婚妻家里,不是說阿士衡赴京後曾在鍾府筆墨耕讀了一個多月嗎?難道鍾府也沒有他的墨寶嗎?」

聞言安嘆道:「阿士衡一開始明顯是在保持低tiáo,鄉試的排名並不高,鍾府哪知道他能考出個四科滿分會元來,家里的仆人每日去阿士衡書房打掃時,墨寶之類的都當塗鴉給收拾了,當垃圾給扔了,早就被糟蹋了。」

「嘶!」堂內有人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