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盟城初建(2 / 2)

少年大將軍 水刃山 1026 字 2023-05-17

會中以九人為首,其中除了一個是大甘朝廷降旨任命外,其余八人要么是大甘沿海一帶有名望的商賈或者德才兼備的志士,再或者是東海各族推舉豪傑,兩者各有半數。

盟城之中的大小事務都由耀合會協商定奪,說是劃城自治也不為過。

正是因為盟城大異別處的行事風格,不過一年光景,盟城在東府一帶已經一躍為海商聚集之地,風頭之盛,大有後起之秀的模樣,在東府沿海諸州中隱然以盟城為首,比之南府宋家的渡口也不遑多讓。

城中少有官兵,城外三十里,顧惜朝駐扎著一支騎兵遙遙相護。

盟城崇尚自在,加上沒有城牆,這些過往商旅,大甘的或是外族的,都可以來,也都可以走。

久而久之,這些商旅都將盟城當成了自己的地盤,自然不能容居心叵測之輩亂了這里的安寧,雖說還不到同仇敵愾的境地,但再過些時候,這里就是大甘和東海諸族交融的一處妙地。

盟城百廢待興,當日修建這座城池的時候,大甘朝廷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兼有李落在朝中斡旋,官府派遣工匠數萬之眾,鑿山修路,破石為樓,數月時日就已初具規模。

後來又遷了不少商戶來這里,剛開始遷商旅來的時候,多少有些用qiáng,不少人不願意來,倒是宋家最有遠見,早早在盟城買下了好大一塊地,修築宋家的商會倉房。

明處還了李落一些人情,暗處早些在盟城生根,不論與大甘還是和東海,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到了如今,留下來的商旅盡都笑逐顏開,賺的盆滿缽盈,只恨沒有來的再早些。

而那些不願來的,此刻也看到了盟城氣象,費盡心思想要鑽到盟城的商海中,個個爭先恐後,不過總歸是晚了一步。

盟城在商言商,凡事都由商旅自行決斷,朝廷介入的不多,稅賦也輕,不必像別處有些繁文縟節掣肘,自然的商市就繁華起來。

但有利就有害,大甘的風土人情迥異於東海諸族,行商之時這些商旅免不了磕磕碰碰,爭qiáng斗狠。

這些事李落也想過,不過並沒有qiáng求初陽官府怎樣,任其自然就好,只是有一處卻下了明令,倘若有人壞了耀合學府的規矩,在學府惹是生非,不論是大甘中人亦或是東海來客,定罰不赦。

耀合學府前有一塊大石,上書李落親擬的七條規矩,懲處的罰則也是極重,不過東海諸族都沒有異議,反而更覺出大甘朝廷的誠意,大多時候嚴以律己,沒有壞了耀合學府的規矩。

不過也免不了有些目空一切的東海豪傑,一旦不守規矩,往往都是東海諸族先於大甘處置這些人,有過幾次之後,再也沒有人敢在耀合學府滋事,這處學府倒成了盟城中最安定的地方。

別處可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了,盟城最繁華的一個地方,望星樓。

望星樓坐落在耀合城最中心的位置,這個最中心並不是盟城建築的最中心,而是因為這里是盟城權利的最中心,耀合會就落在望星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