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對話和備戰(2 / 2)

紀元黎明 人勿玩人 1295 字 2023-05-19

在地外情報局實行戰略欺騙,降低玻星人的警惕心的同時。

人類也開始了生產力大爆發,當科技發展到成熟的智能時代,生產力總量的大小便已經脫離了人口的桎梏,生產力的大小,只決定於上層的意志以及資源和環境破壞的限制。

巴納德恆星系雖然只是一個恆星系,但對人類發展的資源卻是充沛無比。

光光一顆四號行星的總質量,就已相當於整個太陽系所有岩質行星的總和。

四號行星表面,代表著人類活動痕跡的巨大工程機械,正如病毒一般急速的向四周蔓延擴張,無論是表層的大氣被凍結凝固後的「冰層」,還是地底岩石,都被破壞性的開采,分離成各種元素,成為一座座的工廠,一台台的機械,以及數量以百萬計算的核聚變爐的燃料。

這種浩大的人類活動,甚至影響到了這顆星球的溫度,被冰封的四號行星,正以每年三攝氏度溫度,持續上升,而到了戰後的第三年,這顆行星已經擁有了稀薄的大氣層和一定氣候變化。

也在這一年中,人類的第一艘曲率飛船,開始試航。

但這種型號的飛船只建造了一艘,就否決了原本後續近三十艘的造艦計劃。

不是這艘飛船有明顯缺陷,它設計的相當完美,吸收了玻星人的科技,讓人類科技實力足足飛躍了一大步。

整艘飛船的表面呈現絕對的光滑鏡面,光線的反射率(光面對垂直入射光線的反射率)接近百分之百,即便是超光速的光子,也能進行有效的抵御。

它最高曲率可以達到四點五倍光速,遠遠超過玻星飛船的三倍光速。

之所以後續的造艦計劃被否則,是因為一直處於實驗狀態的反物質動力爐也在這一年成熟,這種特殊動力爐甫一出世,就呈現碾壓性的優勢。

哪怕只是第一台的原型機,它的能量最高輸出功率,就已達到人類所有建造的最大聚變爐三百多倍,只要十台就足以供應原先設計的整艘飛船的能量需求。

再加上燃料方面節省的空間,因此就算只是簡單的替換,便可以空出15%的空間。

這種初代的曲率飛船對於能量消耗簡直就是一個泄洪的大壩,相當一部分的空間都用來儲備純水(核聚變燃料)和增加聚變爐陣列。

不要小看這百分之十五的空間。

人類不是一直處於長久和平從沒有外敵的玻星人,戰爭幾乎貫穿整個人類歷史,相比於玻星人對於軍事的兒戲般態度,人類的對軍事武器的思維完全就是吹毛求疵,對於武器性能的追求達到極限,在人類的軍事飛船上,你不會看到絲毫的空間閑置。

不要說百分之十五的空間,就算百分之一,也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它不僅能讓飛船的設計更加從容,多出來的空間,在不擴大飛船體型的前提下,只需簡單的增加反物質動力爐,就能擁有更qiáng大的動能。

除了唯一一個缺陷,反物質儲備有限。

這些年反物質的制備技術進步明顯,如今能量/反物質的轉化率達到了萬分之一,也就是一萬份的能量就可以轉化成一份的反物質能量。不過自暫居巴德納恆星系後,人類對反物質的生產,一直處於小規模生產狀態,哪怕在戰時狀態,生產規模也沒有絲毫擴大。

一來能量浪費嚴重,二來反物質需求不大,對星際戰爭效果jī肋,面對遙遠的距離,光速武器才是星際戰爭中最主流的武器,也是最有效的武器。

也因此人類在這個星系待了十幾年,反物質儲備總共也就數千噸,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收獲自玻星人飛船,但這點數量甚至遠遠不夠一艘曲率飛船跨越近三十光年的能量需求。

好在這個缺陷,很容易彌補,以人類的如今科技水平,簡單擴大生產規模,簡直輕而易舉。

第四年,僅僅一年,反物質生產規模就擴大了十倍達到五千噸。

到了第五年反物質產量就達到八萬噸,所付出的代價,便是這兩年來四號行星的溫度,又上升了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