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院不容二樹(1 / 2)

花小雀,一個昭示女主身份的名字。

女主自小便知自己與旁人不同,她不是人,她可以變成麻雀。

一只灰不溜秋的麻雀,國家大地上最普遍的品種。又因為她爺爺姓花,她便有了花小雀這個名字。

花小雀的秘密隱藏很深,只有周圍山里為數不多的幾只妖jīng知道,連養大她的爺爺和nǎinǎi都不知道。

爺爺nǎinǎi是普通人。老兩口雖對花小雀疼愛有加,但貧困使得他們在物質上能給予小孫女的少得可憐。

花小雀自小接受人類教育,和村子里大多數孩子沒什么不同,她對大城市生活一樣憧憬。

偶然的一次機會,電視台的一檔綜藝欄目拍攝組進駐了村子。

《你該怎么做》欄目以犀利批判為名,以慈善與反思為視角,寫實的將貧困家庭生活和富人家庭一擲千金的奢侈日常拍攝出來。

剪輯地極具沖突性和戲劇性,對比貧富差距。

提醒人們,「你在吃山珍海味的時候,還有人在吃糠咽菜。」節目以此為口號。

便是這檔做了幾期,就被觀眾罵了幾期的節目,收視率一路飆高,金句頻出,次次刷爆網絡。

這一期貧困家庭的取材選在女主老家,便是原著整個劇情的開端。

女主生活的小山村名字叫見花村。

村子里其他家庭尚有外出打工的青壯年子女支撐家用,花小雀一家就真得上有八十多歲干不動活的爺爺nǎinǎi,下有一個13歲的花小雀,中間什么都沒有。

稱得上村里最窮,沒有之一。節目組毫無懸念選中了花小雀一家。

當花小雀臟兮兮的小臉,穿著灰撲撲的破爛衣服,一個人燒火做飯,每周還要走六個小時山路,去到最近的集市上,撿那些商販們丟棄不要的爛菜葉子,撿夠一周的口糧……

花小雀凌晨四點鍾起床,開始忙碌的一天。

節目組畫外音補充:「不論春夏秋冬都是四點,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天空嗎?對,花小雀見過,我們勤勞的攝像師傅也見過。」

掃地、劈柴、喂jī喂鴨、燒火做飯,天光微亮的時候,她小小的肩膀已經背起沉重的書包,踏上崎嶇的小路,而學校還在五公里外。

她的書包甚至不算書包,是一只商場買衣服時隨手拎的購物袋,現在這個購物袋被她使得很舊了,她需要一只新的購物袋。

這時,節目組畫外音說:「質量好,又大小適合書本的購物袋,也要走六小時的路,去到鎮上的垃圾桶里才能撿到,村子里是沒有的……」

煽情到極致的魔鬼旁白,成功把一個購物袋送上熱搜。

全國人民沸騰了,紛紛質問這節目組又鑽進了哪個犄角旮旯,能找到這樣窮苦的小妹妹。

購物袋給你,都給你!

環保組織呼吁多少年沒有做到讓人們養成把購物袋重復利用的好習慣,此梗一出……垃圾桶里丟棄疊得整整齊齊、干干凈凈的購物袋更多了。

人們理直氣壯,大呼:「積攢多年的藏品,終於找到了新用途。」

「每次買東西回來,好看的袋子都舍不得丟,攢了幾大抽屜,剛好趁著這次送出去。」

「我丟了,我丟了,就在家門口,希望小妹妹不用再那么辛苦跑那么遠去撿了。」

說這話人的家門口,距離見花村有多遠,不提也罷。

總之最後都會被收廢品的阿姨收走賣掉,重新變成資源回饋社會,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