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秘辛(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2041 字 11个月前

第一更,求粉紅。

……

紀曉棠默默地將紀二老爺的話記在了心里。

說完了祖上這段故事,頗解了紀曉棠和紀三老爺的一些疑惑。

「江慶善和江興龍賊心不死,不得不防。」紀二老爺就道。

紀曉棠和紀三老爺就都點頭。

除了顧霞兒在江家替他們打探消息,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也做了其他的一些安排。

話題就又轉到江家的出逃的粗使仆役身上。

「馬五這個人我知道。」紀三老爺就開口道。據紀三老爺所知,馬五可不僅僅是替江慶善喂馬的。

「……應該是專門替江慶善做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的。我懷疑,馬五手上早就沾上了人命。」

說白了,馬五這個人,就是專門替江慶善干殺人的勾當的。

「如果是這樣,他必定是江慶善的心腹。江慶善待這樣的人,不會薄了。馬五為什么要逃走呢?」紀二老爺就道。

「馬五為江慶善做了某件事,江慶善現在想要殺人滅口,馬五知道了,所以先逃了?」紀曉棠就猜道。

「也有這種可能。」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都點頭。

三個人商量了一會,得出結論。

馬五逃走的原因並不是最重要,找到馬五才是重要的事情。

找到了馬五,就能知道江慶善許多私下里做的違法勾當,從而掌握先機,隨時可以釘死江慶善。

而據顧霞兒說,馬五是忘府城逃了。府城繁華,人口眾多,流動的人口也相當大,比起山野之中,確實是比較好的藏身所在。

「他倒是懂得隱於市的道理。」紀二老爺就笑道。

「二哥,這件事就交給我好了。」紀三老爺想了想,就說道。他已經考過了縣試,接下來要考府試和院試。

府試和院試都將在府城舉行,本來紀三老爺過幾天也要收拾行李往府城去的。

「考試最為緊要,其他不過是細枝末節,你要分清楚輕重。」紀二老爺就對紀三老爺道。

「二哥放心,這個道理我知道的。」紀三老爺點頭。

「爹爹,我跟小叔一起去吧。」紀曉棠開口道。

紀二老爺沒有立刻答應,要紀曉棠隨同紀三老爺往府城去,這在紀家來說是一件大事。不說要告訴紀老太太,先就得經過紀二太太的首肯。

幾個人就往紀二太太這邊來商量。

紀曉芸此刻已經走了,只有紀二太太帶著長生在炕上。

紀曉棠就說要陪同紀三老爺一起往府城去應考。

「小叔身邊總得有人照看。那些小廝長隨們總是心粗些,我帶了幾個丫頭過去,才能將小叔照料的妥妥當當的,家里面也能放心。」紀曉棠就道。

紀曉棠今年才十一歲,還是個小孩子,是她照顧紀三老爺,還是紀三老爺照顧她呢。

紀三老爺倒是很願意帶紀曉棠同去的,就連連點頭。

「我帶著曉棠,二哥二嫂盡管放心,我會照顧好曉棠的。」

「我和小叔相互照看,而且,我還能看著小叔念書。」能看住紀三老爺念書的,在紀家不過就兩個人,一個是紀二老爺,另一個就是紀曉棠了。

紀二老爺就有些心動。

他想要送紀三老爺去府城考試,但卻又實在放心不下家里面,尤其是還有江慶善那一撥人在旁邊虎視眈眈。在這種情況下,讓紀曉棠代他去,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小叔考試,怎么能少得了我。」紀曉棠就又道,一面朝紀三老爺眨了眨眼睛。

紀三老爺參加考試,全靠的是押題。而押題就全靠紀曉棠的占卜。

這樣看來,紀曉棠是非去不可了。

「若曉棠要去,不准你們住在外面,得到曉棠她外祖家里去住。」紀二太太瞧瞧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的臉sè,就知道兩人都是想紀曉棠去的。她攔不住,就提出了這個條件。

住在穆家,有紀曉棠的外祖父和外祖母照看著,對紀三老爺和紀曉棠都是好事,家里也能夠完全放心。

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當然點頭。

「只是要攪擾叔叔、嬸嬸了。」紀三老爺就笑道。

「說攪擾就是見外。」紀二太太也笑了,「他們平時盼著你們去,也還盼不到呢。」

紀二太太說這句話並沒有別的意思,但是紀三老爺想到某件事,就抬手撓了撓頭,覺得有些訕訕的。

「你們去了就好,三弟的性子,很對曉棠她外祖父的脾氣。」紀二太太立刻發覺了,忙就笑道。

他們這邊商量定了,還得去跟紀老太太說。

這個任務,就落在紀三老爺的頭上。因為要紀二老爺或者紀二太太去說,怕是紀老太太會多心,反而讓事情變得復雜了。

也不知道紀三老爺是怎么跟紀老太太說的,紀老太太原先並不高興,後來竟也點了頭。

「住穆家就住穆家吧,只是考完了,你就要立刻回來。沒事不要跟穆家的人親近,這次是不得已。」紀老太太私底下悄悄地囑咐紀三老爺。

紀三老爺滿口答應了。

說到紀曉棠是去照顧紀三老爺,且看著紀三老爺念書非她不可,紀老太太也就只得應承了。

「你們叔侄倆相互有個照應,曉棠那孩子,小大人似的,我雖還不大放心,可也就只有她了。」

紀二太太聽說紀老太太點了頭,暗自十分歡喜。

「咱們曉棠也正好去住住姥姥家。她外祖父外祖母盼了她許久,早就想接了她去。」紀二太太笑盈盈地道。

任安這里,小兒嘴里都將外祖父外祖母喊做姥爺、姥姥,也有個住姥姥家的習俗。一般的小兒在長大之前,一年之中至少有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是在姥姥家住著的。

當然這也不能一概論之。

比如紀家就沒有住姥姥家這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