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見機(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2035 字 11个月前

第一章,求粉紅。

……

聽祁佑年說要後羿,小校更加吃驚了。

「小主子要後羿?」神弓後羿,出自上一輩的制箭大師,也就是何庸的父親何葯之手。是老主子傳給小主子的,小主子在外,並沒有將後羿帶在身邊。

後羿出,天下亂。

小主子要後羿,那豈不是代表著……

祁佑年見小校吃驚,也不多做解釋。

「該說的,我都在信中說了。你只將信送到,再將後羿帶來給我。……等新弓制好了,你一同帶來給我。」祁佑年就吩咐道。

「是。」小校立刻答應,小心地收好了書信退了出去。

……

紀曉棠陪著沈氏坐在炕上,不經意間扭頭往窗外看了一眼。如今天氣一天天的熱起來,穆府各院都已經換了紗窗。

沈氏這屋子里,換的是淺綠sè的紗窗,這樣看出去,窗外院子里綠意茵茵,仿佛是一窗的碧玉般。

窗外掛著鳥籠子,鳥兒們的叫聲清脆婉轉。

紀曉棠只穿了家常的粉sè衫裙,手里拿著剪刀和彩紙。她們正將一大張的彩紙裁成一張張同等大小的方塊,然後折疊起來。

一只只靈巧的燕子,或是一個個彩sè的葫蘆,就在祖孫兩人的手底下翩然落下。

天氣漸熱,北雁南歸,也就是近端午的時候。這個世界,任安府的習俗,就是家家戶戶要折燕子和葫蘆,歡迎燕子歸來。

至於葫蘆,那自然是葯葫蘆,是應端午節的景兒的。

沈氏心靈手巧,最擅長這些。紀曉棠是自小跟紀二太太學的,跟沈氏是一脈相傳。

祖孫倆一邊折紙,一邊親親熱熱地說著話。

「自從你母親嫁出門,就只有我一個人折這些。你大舅母什么都好,只是手笨的很,她也不耐煩做這些。她倒是孝順,肯陪著我,可我看她難受的樣子,還是算了。」沈氏說著話,就忍不住笑了。

穆萬傑這個時候就從外面跑進來。

「祖母和曉棠姐姐折燕子,怎么不叫我?」穆萬傑進屋來,說著話,就讓小丫頭給脫了鞋子,爬到炕上坐了。

紀曉棠見穆萬傑腦門都是汗,忙拿出汗巾子來替他擦了。

「小傑去做什么了?」紀曉棠就問。

「跟著爹舉石鎖來著。」穆萬傑就答道,「我也要拉一石的弓。」

「有志氣。」紀曉棠就摸了摸穆萬傑的腦瓜頂。

別看穆萬傑平時也很嬌慣,但是在習武方面,穆洪,還有穆家英和張氏夫妻兩個卻不會寵著他。

穆萬傑每天也有許多功課要做。

「怎么小傑也會折燕子和葫蘆?」紀曉棠看見穆萬傑拿了個剛這好的燕子在手里,就問道。

穆萬傑就嘿嘿地笑。

「他會什么,不過是要跟著搗亂罷了。」沈氏就笑道。

「才不是哩。」穆萬傑就不依,「我有幫祖母。曉棠姐姐。」

穆萬傑所說的幫忙,不過是把沈氏、紀曉棠折好的燕子打開,有將她們折好的葫蘆都吹的鼓起來。

折好的燕子和葫蘆,還要加上彩sè的墜子,都貼到房梁等各處去。暖融融的風吹進屋子里,一排排的燕子和彩sè葫蘆隨風搖擺,竟是十分的好看。

很快,穆洪、穆家英、穆家豪、張氏和紀三老爺也來了。

原來今天穆家父子都在家休沐,方才這些人都是往小校場習練功夫去了。

進屋來看見這一屋子的燕子和葫蘆,穆洪就很開心。

穆洪就跟沈氏商量起過節的事情來。端午還要有些天,而在那之前。

「曉棠來了,也沒各處好好逛一逛。還有她小叔,每天也只在家里,不是念書,就是跟你們習武。」沈氏輕聲地說道,「正好要到端午了。你看哪天你們爺們兒都有空,咱們一家子往城外螺女廟去逛一遭,正好我也要上香還原。」

穆洪聽沈氏這樣說,哪里有不答應的。

「這樣好。我看就是後天吧,」穆洪想了想,就道,「正好這兩天衛所里沒什么事,我們就告一天的假。……還有,正好將阿佑一起叫上。那天是他休沐。」

穆洪將這個打算跟紀曉棠和紀三老爺一說,兩個人也很樂意。

「螺女廟,我聽二嫂說過,在府城大大有名啊。」紀三老爺就道。

「你二嫂小時候,我常帶了她去的。」沈氏就道,說到紀二太太,沈氏的心情越發地好,就問紀曉棠有沒有聽紀二太太講過。

「娘是跟我說過。說這螺女廟還有典故的。」紀曉棠就道。

「是有典故。」沈氏就點頭,一面慢聲細語地跟紀曉棠說起了螺女廟的典故。

螺女廟的所在,是任安城外一座山,山的名字就叫做螺女山。而原本在任安城外,是沒有這座山的。傳說中,這座山是天帝的小女兒憐惜任安地方貧瘠,百姓辛苦,下凡幻化而成。因為形狀像極了一只海螺,就取名叫做螺女山。

任安本來土地貧瘠,氣候惡劣,可自從有了這座螺女山之後,任安就開始風tiáo雨順,土地也變得肥沃起來。

人們都說,這是小仙女帶來的福氣。

為了紀念這位小仙女,任安人捐出資財,就在山上建了一座螺女廟,受四方香火。

「你母親在螺女廟也曾許過願,你去了,也替你母親拜一拜吧。」沈氏就對紀曉棠說道。

紀曉棠自然點頭應承。

五月初二,穆家眾人出城,就往螺女廟來。

穆洪父子三人、紀三老爺、祁佑年都是騎馬,紀曉棠和穆萬傑跟著沈氏坐了一輛馬車,張氏帶著眾丫頭媳婦另外坐了三輛馬車,小廝家丁有騎馬、有步下,一路圍隨,浩浩盪盪地就到了螺女山腳下。

螺女山並不高,從山腳下就有人工的石街直到螺女廟前。為表虔誠,前來廟里進香的人都是步行上山。

沈氏就是極虔誠的人。因此,眾人就都在山下下馬、下車。張氏拉著穆萬傑,紀曉棠扶著沈氏,穆洪等人前後跟隨,眾人沿著石階而上,來到螺女廟前。

早有廟里的住持得到消息,帶著知客僧人在廟門口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