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書香門第(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1298 字 11个月前

第三更,將近月底,求粉紅。

……

任安府的院試在六月十五日開考,地點仍舊在貢院的考棚。院試與府試和縣試都不同,一共只考兩場,由學政主持。

第一場為正場,錄取名單用圓圈揭曉,只寫座號,不寫姓名,俗稱為「草案」。紀三老爺考過了正場,草案上榜上有名,隨即又參加了第二場,也就是覆試的考試。

覆試之後三天出榜,錄取名單揭曉俗稱之為「出案」。

紀三老爺考過了兩場,就沒出門,只在穆府中等待出案。

六月二十二日,院試出案。報子披紅掛彩敲著銅鑼到了穆府的大門首,穆家上下立刻歡騰起來。

今天的日子特殊,穆洪、穆家英和穆家豪父子三個都早早去衛所衙門點了卯,然後就回來,大家都聚在正廳中,就等著報子來家了。

前院得到了消息,立刻就有小丫頭跑到後院通稟。

紀曉棠此刻正陪著沈氏在上房坐著,雖然她心里對考試的結果已經有了底,但是真的聽到小丫頭來稟報,說是紀三老爺考過了院試,紀曉棠還是難免有些激動。

紀三老爺考過了院試,就有了生員的資格,要被成為秀才相公。從此以後,紀三老爺可以見縣官不跪,免除徭役,還可以繼續參加接下來的鄉試,取得舉人的功名。

秀才雖不能做官,卻是初步邁進了仕的行列,從此以後再不是白丁。秀才雖不是官,卻絲毫不能小看。不知道有多少人白首窮經,一輩子都只是童生。雖距離秀才只有一步之遙,可這一步,卻是遙不可及。

紀三老爺素常不喜讀書,可一旦浪子回頭,第一次參加考試,就順順利利地接連過了縣試、府試和院試,成了秀才相公。這件事。即便是在府城任安。也被人津津樂道了許久。

羨慕者有之,嫉妒者也有之。

許多人都認為,還是紀家的祖墳福地選的好。紀老太爺和紀大老爺、紀二老爺父子三進士,即便是最不出sè的小兒子,隨便出手,也是一個秀才。

而這。應該還只是個開始。

已經有很多人開始看好紀三老爺在今秋鄉試中的表現了。

紀三老爺知道考中了秀才,也是喜上眉梢。穆府這里大排筵席慶祝。紀曉棠一面就忙給清遠的家里寫信報喜,一面又給紀三老爺裁制儒生的官靴、巾帶、袍服等。

紀三老爺打扮一新,參加了學政在衙門為新秀才舉辦的酒宴,行過了簪花禮。又拜過了孔聖人,從此以後,就正式成了孔子門生。

這一切都忙完了。紀三老爺就跟紀曉棠商量著要回清遠。

他們三月從清遠出來,如今已經是六月底。在任安已經是住了四個月了。雖然還要參加八月間舉行的鄉試,但是這期間,不論是他們自己,還是清遠的家人,都希望他們能夠回去一趟,親人團聚。

這本來是早就說好的,但是穆洪、沈氏等人就非常舍不得,一再想讓兩人繼續留在府城。

「來回也是勞心費神的,不如就等著考過了鄉試,再一總回去,也是省心省事。」

這邊挽留,清遠那邊紀老太太和紀二老爺接到了喜報,就派了管事的帶著許多護院來接紀曉棠和紀二老爺。

穆洪和沈氏無法,qiáng留著兩人又住了兩天,這才吐口肯放行了。

叔侄兩人來的時候帶了許多的東西,回去的時候雖沒來時那么多車馬,卻也是不少。這其中就有許多是穆洪和沈氏一家給兩人置辦的東西,還有給清遠的紀家人捎去的禮物。

就是紀曉棠和紀三老爺兩個人,也采買了不少的東西打算要帶回去,

這一天,紀曉棠和紀三老爺收拾利落了,就從穆府起身。

穆洪和沈氏將兩人送到大門口。

沈氏拉著紀曉棠的手,久久舍不得放開。

「回去都待我問好。」沈氏絮絮地囑咐紀曉棠,「一路上要小心。回去住兩天,就早點兒回來。這里你們叔侄也住的熟慣了,早點兒過來,也好准備鄉試不是……」

沈氏就拉著紀曉棠,在馬車下說話。依著她這個架勢,紀曉棠這一天都別打算坐上馬車離開了。還是張氏看著時辰不早,上前來勸解,沈氏才依依不舍地放開了紀曉棠。

紀曉棠又給沈氏和張氏行禮,又摸了摸穆萬傑的發頂,這才上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