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書信(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2036 字 11个月前

加更,求月票。

……

歷來貪墨賑災和河防銀子的官員,都沒有好下場。即便是能補上貪墨的銀子,涉案的官員也難逃一死。紀大老爺前世寫信回來清遠給紀二老爺,不過是垂死掙扎,心懷一絲僥幸。而那個時候,即便沒有紀三老爺敗了家,就算紀二老爺能夠湊上銀子,也根本就救不了紀大老爺。

這一世,紀曉棠無法保證紀大老爺不被卷入貪墨案中,她唯一能努力的,就是讓紀大老爺從一開始就置身事外。

只要紀大老爺不隨著欽差南下,就不會惹禍上身。

紀曉棠其實對紀大老爺並沒有什么印象,但是她必須要幫紀大老爺。紀家三兄弟,前世如果紀大老爺不倒起,清遠這邊的人多少總會有些顧忌,不會那樣肆無忌憚地對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下手。

而這一世,經過她的努力,清遠這邊不僅沒有被人算計,露出敗像來,反而比前世更加興旺。可是,一旦紀大老爺那邊出事,勢必還會影響到清遠。

以紀曉棠對紀二老爺的了解,他不會坐視紀大老爺卷入貪墨案中不管的。

「爹爹,大伯就在工部,這一次欽差南下,大伯會不會也被派去跟隨?」紀曉棠思索了片刻,這才抬頭跟紀二老爺說道。

「你大伯在工部這幾年表現優異,這次朝廷對賑災和河防的事情這樣關注,你大伯是極有可能被選中南下。」紀二老爺就點頭。

紀大老爺正因為在工部做的好。才在這兩年升任工部郎中。也正因為紀大老爺能干且素有清廉之名,才會在紀老太爺的喪期被上面奪情。

那一次奪情,就是南面某處修築河防。所以才招了紀大老爺這位能臣過去。

紀大老爺既然有這樣的本領,那么這一次,十有八九會被朝廷指派,跟隨欽差南下。

「我近來常聽爹爹嘆氣,說是如今朝政不清。而且,這素來賑災、河防涉及大筆金銀被人貪墨的不少。這一次五十萬兩白銀,只怕是落不得干凈的吧。」紀曉棠又慢慢地說道。

「我也正為此事憂心。」紀二老爺點頭。

「如果是這樣。大伯跟隨南下,難免會被卷入其中,招來殺身大禍。」

「你大伯素來清廉。不似那等為財當官的祿蠹。而且,他在朝中也有靠山。就算是這賑災銀子出事,應該也不會牽連到他的身上。」紀二老爺沉吟了一會,才說道。

「可是。事有萬一。」紀曉棠並不認同紀二老爺的話。「爹爹,我總覺得有人在針對我們紀家。大伯終歸也是紀家人,難保那些人不會在大伯身上做文章。」

紀曉棠的這句話,仿佛驚雷一般,立刻震醒了紀二老爺。

「一言驚醒夢中人!」紀二老爺站起身,雙手擊掌,「多虧了曉棠的這句話。是我太想當然了。無論如何,一切當謹慎。以小心為上。」

「爹爹何不就寫信,勸大伯不論想什么法子。都不要沾著這次南下的差事。」紀曉棠立刻就說道。

紀二老爺就點頭,隨即臉上又露出些為難的神sè來。

「歷來這樣的差事,做的不好,自然是殺頭的大罪。可若是做的好了,卻是最好的進身之階。你的阿伯他……,很可能還盼著能跟著南下,從而立下大功,在仕途上更進一步。」

紀大老爺背後有人撐腰,只要能跟著欽差南下,撈些功勞在身,更進一步就是很容易的事。紀家三兄弟,要數紀大老爺的功名心最重,而且他後宅情況特殊,也不容他不用心。

紀二老爺擔心,空口白牙地勸紀大老爺,怕是勸不動他。

「那么,以祖父托夢的名義如何?」紀曉棠想了想,就提議道。

「你的意思是……」紀二老爺瞧著紀曉棠。

「爹爹認為,先祖托夢,大伯會不會聽?」

「這倒是多了幾分把握。」紀二老爺思索著道。

「那事不宜遲。」紀曉棠就催促道。

南下賑災是緊急的事情,紀二老爺這邊收到了紀大老爺的信,怕京城那邊很快就要派出欽差上路了。

「好。」紀二老爺當然也知道這些,因此不再耽擱。

紀曉棠磨墨,紀三老爺鋪紙,紀二老爺拿起筆來就給紀大老爺寫信。

清遠干旱,紀家在清溪山上的祖墳出現異象,紀二老爺就夢見了紀家先祖,紀家先祖夢中給紀二老爺留下一句話。

紀二老爺將信寫完,看著墨干了,就讓紀曉棠看。

「曉棠你看,這樣寫可成?」

清遠的人都說紀家父子三進士,是因為紀家祖墳選的好。而紀大老爺比其他人更相信這個說法。他每次寫信,必定都會向紀二老爺問起祖墳的事情,囑咐紀二老爺要將祖墳維護好,可以說是不厭其煩。

說到祖墳的異象,紀大老爺一定會非常重視。

而紀家先祖托夢,紀大老爺同樣不敢輕忽。紀家先祖jīng研易經八卦,紀大老爺不僅知道,而且非常推崇。

除了這些,紀二老爺還勸紀大老爺,即便是想在仕途上再進一步,以後的機會有的是,沒必要非要蹚這次的渾水。

紀二老爺見紀曉棠點頭,自覺書信中並沒有什么遺漏,這才將書信封了,隨即就叫了一個親信的家人來,讓他快馬加鞭,將信送往京城。

「務必要親手交給大老爺,得了他的回信,你再回來。」紀二老爺仔細地囑咐道。

那家人領命,當天就動身趕往了京城。

五月底,京城紀大老爺的回信到了。

原來,紀大老爺在京城接到紀二老爺的書信的時候。朝堂上已經擬定了這次南下賑災的人選,紀大老爺的名字赫然在列。

有人舉薦了紀大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