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悲喜(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2045 字 11个月前

這跑回來報信的,是縣衙負責押送糧草的一個衙役。糧草被劫固然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然而很多人心中更加關注另外一件事。

就是那些運送糧草的人。

只有一個衙役跑回來了,那么多運送糧草的人呢?

「匪徒人多勢眾,且十分凶殘……」謝知縣坐在紀二老爺的書房中,沉痛地說道。據跑回來的衙役所說的情況,其余的人,是再也回不來了。

紀家這次派出不少庄子上的庄戶去運送糧草,另外還派了李師傅和全師傅帶著幾個護院護送。

「李師傅和全師傅也……」紀二老爺有些不願意相信。

「只怕凶多吉少,」提到李師傅和謝師傅這兩位武師,謝知縣倒是也沒將話都說死。「對方人多勢眾,而且是有備而來。」運糧的隊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而運送糧草過去的,並不僅僅是紀家一家。還有縣中許多人家出的是人丁勞役。

「……實在無顏向父老鄉親們交代。」謝知縣滿臉的苦澀。

紀二老爺嘆氣,完全沒有心情說話來安慰謝知縣。

然而謝知縣要說的話,還是要說下去的。

「本也無顏來見紀兄,只是朝廷有命,這也是以往的慣例。」糧草沒有運到目的地就丟了,那么這批糧草還是要按數目補上。

清遠縣這些人家,包括紀家在內,還需要限期籌集足了糧草。再組織人夫往北邊運送。

「國難當頭……若不是按照朝廷律令,小弟不能私離任地,小弟恨不得親自走上這一趟。押運糧草過去……」謝知縣侃侃而談。

兩人在書房說話,清遠許多百姓就得到了消息,因為謝知縣在紀府,這些人就都聚集到了紀家的門前,很多人竟是披麻戴孝,就在紀家門口大哭,要他們的親人。

紀曉棠在後院聽了小丫頭的稟報。不由得暗暗皺眉。她一面吩咐不許人去驚動了紀老太太,一面就跟紀二太太商量了幾句。

紀二太太就抱了長生往紀老太太處去,紀曉棠則帶著人往前院書房來。

紀曉棠到書房的時候。正聽見謝知縣在說國難當頭的話,要紀二老爺務必想法子,盡快將糧食籌夠了數目。

「這次就多派些人丁押運糧草。我已經想好了,咱們自己的人丁不夠。好在還有許多災民在這里。其中許多青壯,足可以當得這件事。」謝知縣說道。

縣衙並沒有權力派災民的差事,然而以紀家在災民中的聲望,只要紀二老爺肯開口,災民中的青壯自然就肯賣命。

原來謝知縣這次來,不僅是要紀家再次籌集糧草,還要紀二老爺出面,征集災民中的青壯去運糧。

「謝伯伯。」紀曉棠進了書房,先向謝知縣福了一福。「先不說現在能否籌集夠糧草,就算有了糧草,這次被劫的事情不查清楚,貿貿然又押運糧草過去,難道就不怕又白白地將大家的性命和保命的糧食送給了匪徒?」

謝知縣本是喜怒不形於sè的人,然而紀曉棠的話中不知道哪一句刺痛了他,竟然讓他微微變sè。不過,幾乎是轉瞬之間,謝知縣的神sè就已經恢復如常,仿佛剛才不過是別人的錯覺。

「曉棠,不可這般說。」謝知縣是一派慈愛長輩的模樣,極有耐心地向紀曉棠解釋,「事情發生在任安和大同交界處,自然有衛所的官軍負責。如今邊關吃緊,我們所要負責的,就是盡快籌集了糧草送過去。」

「等著糧草籌集足了送過去,官軍們自然也將匪徒的事情解決干凈了。」

謝知縣說的滴水不漏,讓人無法反駁。

紀曉棠微微垂頭。

「謝伯伯,我們家派出去那許多人,一個都沒回來。聽說回來了一個衙役,謝伯伯,能不能將人叫來,我們也想問他幾句話。……不只是我們,外面還有許多清遠的百姓,都等著謝伯伯,他們也要個交代呢。」

紀曉棠這樣說,紀二老爺就輕輕點頭,一面看著謝知縣,等他回答。

謝知縣就很為難。

「他也受了傷,且飛馳回來報信。」雖然是這樣,但是紀家和清遠眾百姓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

「這件事,還要紀兄助我。」謝知縣想了想,竟然站起身,鄭重地向紀二老爺行禮。「子謙雖忝居一縣父母,然而無論根基還是聲望卻遠遠不及紀兄。紀兄明白,這事本不是我的錯,只是要安撫百姓,完成朝廷交代的差事,還的紀兄出面幫我……」

「這人命關天,且如今縣內,怕是再沒有余糧了,就是我肯,也是無能為力啊。」紀二老爺忙也起身說道。

「紀兄,你我為大秦子民,如今大秦有難,就是咱們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要,也得上報皇恩,下報黎民……」謝知縣慷慨陳詞。

紀曉棠在一邊聽著,暗暗心驚。她了解紀二老爺,謝知縣這些話,都正說在了紀二老爺的心上。紀家前世的悲劇固然有許多其他的原因,但也與紀二老爺的理想主義和一腔熱血有關。

若是放在以前,謝知縣這樣說,紀二老爺一定也會為難,但是為難之後,大概是會答應下來的。

只不過,許多事情已經悄悄地改變了,紀二老爺並沒有完全拋棄他的一腔熱血和理想主義,但是他也已經不是那個會僅憑這些去行事的人了。

「子謙兄……」紀二老爺很激動,就握住了謝知縣的手,也說了許多慷慨的話。

然而謝知縣的臉sè卻並不見好。

紀二老爺話說的慷慨,但是實際的事情卻是一件也沒答應。偏謝知縣還挑不出他的錯來。

紀曉棠在一邊,卻完全放下心來。

謝知縣似乎是打定了主意,今天一定要說動紀二老爺。

「紀兄。事有輕重緩急……,紀兄將給城內災民的糧食先挪出來,籌備邊軍的糧草……」邊軍缺糧的事情要緊,至於涌來清遠的災民,在清遠過不下去,他們自然會投奔別處。

然而,謝知縣的這種想法。卻是紀二老爺無法苟同的。

「紀兄,你……」謝知縣就想說紀二老爺是婦人之仁,然而他也只是想了想。最終並沒有說出口。兩個人雖然態度還都很和煦,但其實氣氛已經有些僵持了。

紀二老爺與謝知縣相識多年,有很長一段時間,兩人之間幾乎無話不談。這還是第一次。兩人意見相左,無法tiáo和。

不論是紀二老爺,還是謝知縣都發現了這一點。他們各自都警覺了起來,因此雖然還都不肯讓步,但是說話的語氣都越發的溫和。

「謝伯伯,事出突然,差事再急,也要給我爹爹些時間緩和。謝伯伯不如先去安撫外面的百姓。再來找我爹爹商量,豈不是更好。」紀曉棠也看出氣氛不對來。就說道。

「這樣極好。」紀二老爺先就點了頭。

謝知縣卻似乎還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