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權衡(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2038 字 11个月前

秦震是個雷厲風行的人,當下就召集人手,詳細研究起鹽引法令來,並很快將研究好的結果寫了折子,派快馬連夜送進京城。

「此時啟用鹽引之法,是條不錯的權宜之計,可以解得燃眉之急。不過,靖安王爺就要擔上些風險。」紀二老爺緩緩地說道。

從客院出來,紀二老爺、紀三老爺和紀曉棠就往藏書閣里坐了說話。

「要做成事,總得有擔風險的人不是嗎?」比起紀二老爺的憂慮,紀曉棠看上去似乎就輕松了許多。「而且,依爹爹和小叔看,王爺可是那種怕擔風險的人?」

「唔……」紀二老爺沉思不語。

紀三老爺就痛快了許多,他覺得拋開王爺的身份,秦震做事還是很對他的脾氣的。

「我看王爺是個有膽量有作為的人,他絕不會怕擔風險。有王爺在,這天下的百姓應該就有救了。」

「三弟,慎言。」紀二老爺立刻就說道。

紀三老爺臉sè微變,忙就起身,很鄭重地點頭應是。

「曉棠,你怎么看?」等紀三老爺重新坐下,就問紀曉棠。

紀曉棠的看法,跟紀三老爺的大體相同。秦震確實不怕擔風險,但是他可不會去擔無謂的風險。如果鹽引這件事做成了,立刻就能大大緩解大秦境內缺糧的問題。

靖安王爺的聲望,也會如日中天。

「爹爹,我知道你的擔心。可是放眼天下,根本就沒有我們能夠躲避的地方,也沒人會容許我們躲避。」不能躲,那就只能迎難而上。

「我知道。」紀二老爺嘆氣點頭。也正是因為明白這一點,他沒有阻止紀曉棠。

鹽引的事情,紀曉棠給出了提議,其余的事情再不需要他們來cào心。他們來藏書閣,是要商量另外一件要緊的事。

「因為說到鹽引,將出海的事情就岔了開去。王爺很快就會再次提起,到時候咱們該如何應對。要先商量仔細。」紀二老爺就道。

「小叔再次出海。只怕事所難免。」紀曉棠就道。

紀二老爺點頭。

紀三老爺也點頭,他很願意再次出海,根本就不懼怕什么艱難和危險。

「不過。小叔也不能白白出力。」紀曉棠卻又道,「爹爹,小叔,我已經為紀家想好了一條出路。成功與否。就在這幾天了。」

紀曉棠將聲音壓的低低的,如此這般跟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說了一番話。

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都沉默了半晌。

「這……能行得通?」沉默過後。還是紀三老爺先開了口。

「這件事能成與否,關鍵還在王爺的態度。」紀二老爺接著說道。

「爹爹說的不錯。」紀曉棠點頭,「咱們手中已經有了足夠的尺碼。而且,今天鹽引提議。我觀王爺的行事,正與我猜測的一般。這一局,我賭他會答應。也有這個本事可以答應。」

紀二老爺思忖了半晌,最後鄭重點頭。

「這件事。就依曉棠的意思。若是能夠辦成,各方皆大歡喜,而我紀家從此之後,也可自在天下,再無後顧之憂。」

三個人將事情商量妥當,各自分開行事不提。

……

秦震數次上書,力排眾議,三月中旬,朝廷頒布以糧換鹽引的鹽引法令。法令一經頒布,果然就有各地豪族響應。

因為秦震親駐,任安府一地豪族的響應就更加積極。

這天,秦震從外面回來,顯見得心情非常不錯,還吩咐了下去,讓人准備了小宴席,准備傍晚邀請紀家人和祁佑年小酌一番。

紀曉棠在後面就知道了消息,知道秦震此刻正在如意園中,她就略收拾了一番,帶著錦兒、綉兒、翠兒和碧兒四個往如意園中來。

一路暢通無阻,紀曉棠在假山旁的涼亭中遇到了秦震。

「曉棠好興致。」秦震笑著對紀曉棠道,「鹽引之法,如今已經初見成效。多虧了曉棠獻策,我還沒有好好謝過曉棠。一會我讓人准備了個小宴席,曉棠定要賞臉下顧才是。」

秦震是真的心情很好。

「王爺有請,敢不從命。」紀曉棠就笑著道,「只是鹽引之事,萬萬不敢居功。不是王爺以大智慧、大力量、大慈悲,就是有再好的濟世救民良策,也無法得以實施。」

紀曉棠的話並沒有任何出格之初,完全可以當做是對秦震的歌功頌德來聽。然而秦震顯然並不這么認為,他看著紀曉棠,目光中飽含深意。

今晚秦震設宴,必定會重提讓紀三老爺出海之事。而有些事,必須要在秦震開口之前擺明。

「王爺雖是第二次來,這如意園中只怕還沒有看遍。」所以,雖是被秦震這樣看著,紀曉棠還是干脆地轉開了話題。

「那就有勞曉棠帶路。」秦震笑道。

紀曉棠領著秦震,沿著園中的青石路一路走去,卻是轉出了如意園。秦震左右看看,卻只字不提,只跟紀曉棠說些別的閑話。

很快,紀曉棠就領著秦震到了一所小院前面。

這小院緊挨著如意園,小巧、別致且十分yòu稚,正是紀家的小書齋。

「請王爺到里面喝茶稍坐。」紀曉棠就道。

秦震一點兒都不吃驚,相反,他似乎是早就猜到了紀曉棠會帶他到這里來的。

小書齋的院中靜悄悄的,廊下只有兩個小丫頭守著,見紀曉棠帶著秦震來了,兩個小丫頭忙都行禮,就要往屋子里稟報。

紀曉棠輕輕擺手,讓小丫頭退下,就帶著秦震徑直上了台階,掀簾子走進屋中。

三月的天氣,這屋子里卻還攏著兩個火盆。屋子里暖烘烘的,充滿濃郁的草葯氣味。這對一般人來說,絕不是個舒適的環境。更何況是秦震。

然而秦震進了屋里,卻一如往常一樣,並無任何異狀。

秦震游目四顧,目光立刻就落到了臨窗的短炕上。

謝懷瑾穿著厚厚的棉袍,就坐在短炕之上,紀曉芸手中端著葯碗,臘梅手中端了一盤蜜餞。都站在炕下。

紀曉芸正在勸謝懷瑾吃葯。

「懷瑾哥哥。該吃葯了。」紀曉芸柔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