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投奔(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2047 字 11个月前

月底將近,求月票

**

「曉棠……」換了重孝的謝懷瑾顯得很不安。他顯然不太明白這樣做的意義,卻又本能地知道不對勁。

這個時候,紀二太太帶著紀曉芸和長生也走了過來。

「好。」紀二太太瞧見謝懷瑾一身重孝,立刻想到了謝夫人,聲音就有些哽咽。

「曉棠,都已經准備好了。」紀三老爺匆匆走來說道。

就有小丫頭在前面帶路,眾人就往留仙觀的後院來。謝夫人的棺槨,就停放在留仙觀後院的一間靜室內。

「伯娘,我帶懷瑾哥哥來看你了。」走到謝夫人的棺槨前,紀曉棠輕聲說道。

還沒等紀曉棠對謝懷瑾說什么,謝懷瑾已經淚流滿面。

「懷瑾哥哥,你給伯娘多磕幾個頭吧。」紀曉棠見此情景,心中也不好受,就拉著謝懷瑾又往棺槨前走了兩步。

不需要紀曉棠進一步提示,謝懷瑾就撲倒在了謝夫人的靈柩前。

「娘……,娘……」謝懷瑾哭著喊娘,一面膝行上前,上半身都撲在了棺槨上。

紀曉芸見謝懷瑾哭的傷心,也跟著落淚,然後就不忍心,想要上前勸解。紀曉棠伸手將紀曉芸攔了下來。

「讓他哭吧。」對於謝懷瑾來說,能夠放聲痛快地哭,不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極難得的。

以後,只怕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等謝懷瑾在靈前磕了頭,又哭了一陣子,紀三老爺就輕輕地咳嗽了一聲,這是提醒紀曉棠,時間已經不早了。他們得抓緊。

紀曉棠這才上前去將謝懷瑾扶了起來。

她們不能給謝夫人公開發喪,如今帶了謝懷瑾來,好歹將謝夫人的喪事辦了,讓謝夫人入土而安。很快,就有紀三老爺安排人抬起了謝夫人的棺槨,一個小小的卻各樣俱全的送喪隊伍跟隨在棺槨前後,出了留仙觀的側門。

謝夫人的墳地。就選在留仙觀後。是一處向陽的坡地。

棺槨被安放下去,謝懷瑾再次跪地痛哭。紀二太太帶著長生,紀曉棠和紀曉芸。都在謝夫人的墳前拜過,上了香,燒了紙錢,眼看著紀三老爺帶人將墳頭修整齊整。

只有墳頭。沒有墓碑。

「伯娘,這幾天我們就要進京去了。不能時常來這里看你。……到京城之後,我也會照料懷瑾哥哥。一切我都已經安排好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懷瑾哥哥這一世安穩是沒問題的。……伯娘就放心吧。」紀曉棠在謝夫人的墳前默默祝禱。

「……我們都會好好照顧懷瑾。你放心,我會將懷瑾當做我自己的孩子一般疼愛。你放心地去,早些投胎。我讓人多念幾卷經。多燒紙錢給你,助你投個好胎。下輩子。快快活活地,子孫滿堂,活到一百歲。」紀二太太一邊用帕子拭淚,一邊說道。

「伯、伯母,我也會好好照顧懷瑾。」紀曉芸低低的聲音道。

謝懷瑾哭了這半天,聲音已經啞了。

「懷瑾哥哥,我們該走了。」

謝懷瑾顯然不舍得走,然而她聽慣了紀曉棠的話,又有紀曉芸來勸,最後也就順從地起身,一步三回頭地跟著眾人往回走。

「我還能回來嗎?」謝懷瑾在換回丫頭的打扮後問紀曉棠。

「當然能。」紀曉棠的回答沒有絲毫猶豫。總有一天,他們想回來就回來。那一天的到來,只是時候早晚的問題。

回到留仙觀,紀老太太那邊已經帶著顧雪兒在顧老舅靈前磕過頭了。大家也不在觀內停留,紛紛上馬上車,就往回走。

紀曉棠和紀曉芸的馬車跟在紀二太太的車後,快進城門的時候,就感覺馬車速度慢了下來,繼而干脆停住了。

紀曉棠忙打發小丫頭往前面去詢問,究竟是發生了什么事。

如今進出城門都有檢查,然而清遠來往人口並不多,尤其是遇到紀家的車馬,大家都會主動讓路,實在沒有道路會被堵住。

很快,小丫頭就回來。

車馬停下,並不是因為城門的盤查。

「是有人在老太太車前跪了,說是來投親的。」小丫頭向紀曉棠稟報道。

有人來投親?

「姐姐,咱們家還有什么親戚,是我不知道的?」紀曉棠問一旁的紀曉芸。

紀曉芸本有些心不在焉,聽見紀曉棠問話才回過神來。

「我也不知道,應該是沒什么咱們不知道的親戚吧。」紀曉芸也不十分肯定。

「究竟是誰,你可問明白了?」紀曉棠就問小丫頭。

「說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女,不是一個人來的,是一家子。老太太已經將人認下了,要帶回府里去說話呢。」小丫頭忙說道。

果然,這會的工夫,前面的馬車就又動了。

紀曉棠心中疑惑,卻也不好再繼續追問。等回到家里,一切自然就都清楚了。

馬車在二門前停下,紀曉棠就讓程嬤嬤去將謝懷瑾安頓好,一面又讓nǎi娘帶了長生先去歇息,她自己則和紀二太太、紀曉芸一起往紀老太太的院子里來。

到了紀老太太的上房,小丫頭掀起簾子,紀曉棠跟著紀二太太和紀曉芸邁步進屋。

屋子里果然多了三個面生的人。

坐在紀老太太下首的是個看上去三十幾歲的中年女子,她的身後站著年輕的一男一女,一看就知道是姐弟兩個。

「這是姚氏琴娘,這是琴娘的一雙兒女。」紀老太太就道。

三個客人早都站起身來。按照紀老太太的說話,姚氏是她娘家遠房的表侄女,比紀二太太年長,紀老太太讓紀二太太稱呼姚氏為姐。

至於姚氏的一雙兒女,姐姐叫做周念紅。今年十六歲,弟弟叫做周橋,今年只有十三歲。

大家相互見禮,序齒而坐。

紀老太太的情緒似乎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