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訪客(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3057 字 11个月前

紀曉慕率先起身,垂手恭聽,楊氏和其他幾人也忙都跟著站起來,聽完了紀大老爺這番話。

紀大老爺欣慰地點了點頭,就讓紀曉慕幾個坐下。

「大爺和大nǎinǎi送去的孝敬,老太太都留下了,還跟身邊服侍的人誇了大爺和大nǎinǎi。」肖姨娘捧了果子上來,一面討好地說道。

紀大老爺半眯著眼睛,點了點頭。

紀大太太看了肖姨娘一眼。

肖姨娘心里頓時打了一個突,再不敢說話。

話題就此轉開,就談到了紀曉蓮要進宮備選的事情。如今各地備選的佳麗大多已經來到京城,很快就要進行初選。

「初選是不用擔心,要緊的在後頭。」紀大老爺就說道。

紀大老爺已經決定,讓紀曉蓮和紀曉芹都進宮去參選女官。對於初選,只憑著紀曉蓮和紀曉芹的相貌,再加上馨華堂的家世,就是穩保能夠通過的。

競爭激烈的,在後頭。

「復選也不用擔心。」紀大太太接著就道,雖然楊閣老府也會送楊翩翩和楊珊珊進宮備選,但是同時保紀曉蓮和紀曉芹通過復選,還是不成問題。

最關鍵的,還是終選。

那時候,韓太後、隆慶帝和韓皇後都會到場,由她們來最終選定女官,若有合了帝後眼緣的,當場就會受封。

紀大老爺和紀大太太都對紀曉蓮入選充滿了希望。

「曉蓮見過太後,太後對曉蓮的印象很不錯。」紀大太太笑著說道。

「曉蓮的資質,也是上佳的。就是曉芹,也要努力通過復選。終選之時,就算是不能選在宮內。入了太後和陛下的眼,賜與一樁婚事,也是極有體面的事。」

這就是紀大老爺的打算了。

肖姨娘站在一邊,雖然垂首帖耳,但聽了紀大老爺的話,還是難掩激動之sè。

紀曉芹坐在最下首,卻將頭垂的更低了。

紀大老爺一眼瞧見紀曉芹如此。微微皺眉。紀曉芹的容貌是好的。只是這性子太過膽小怯弱。

說到進宮備選,大家難免就又想到了紀曉棠。

「不知道太後和陛下怎么安排?」紀大太太就道。

「安王爺已經進宮,向太後請旨賜婚了。」紀大老爺不動聲sè地說道。

紀大太太。以及在場眾人卻都大吃一驚。他們還都不知道這個消息。

「真有此事,那太後答應了沒有?」紀大太太就問。

「確有此事,太後還沒答應。肅王爺那邊,只怕很快也會有動靜。」紀大老爺摸了摸胡須。頗有些料事如神的意味。

紀曉棠今天在肅王府中的事,紀曉蓮都已經跟他說了。

不得不說。紀大老爺的判斷是准確的,但是他的消息卻慢了一步。然而,他究竟是不能跟秦震比的,能夠知道秦震進宮求旨。已經堪稱是消息靈通。

紀大太太似乎是在回味這個消息,半晌沒有說話,紀曉蓮卻幾乎撕破了手中的絹帕。

「我看。這只怕不是什么好事呢。曉棠爬的太高了,一不小心摔下來。可不是好玩的。」紀曉蓮忍不住開口。這樣的話,如果換一個口氣,換一下措辭,也未嘗不是擔心關切的話。

然而,在紀曉蓮,卻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她就是出於嫉妒,恨不得紀曉棠如她所說的,摔下來,壞了事。

紀大老爺似乎並沒有察覺到紀曉蓮的妒意,反而點了點頭。

「一家有女百家求。曉棠確實出sè,且又有縣主的身份。可若求的人家平常還罷了,偏偏是這兩位。真不知是福是禍了。」紀大老爺抬手,又摸了摸胡須。「若肅王知道安王請旨,就此放棄還好。若是肅王也去請旨……」

紀大老爺頓了頓,雖未繼續說下去,但是從他的表情和語氣上,也不難猜到他的意思。

若是肅王也去請旨,對紀曉棠來說,就是禍非福。

「父親,這話怎么說?」紀曉慕和紀曉蓮幾乎同時問道,兄妹兩人都很急切,然而心境卻大大不同。

「曉棠再好,對皇家來說,也不過是個女子。天家兄弟,怎么能因為一個女子肆意爭競,壞了手足的情分。」紀大老爺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推斷,「太後就是本想讓曉棠進宮,也不能不放棄曉棠,更不會將曉棠賜給安王或者肅王。」

「曉棠會被賜婚與他人?那玄讓是不是又有了機會?」楊氏本來在紀大老爺跟前很少說話,這個時候卻忍不住開口問道。

楊氏喜歡紀曉棠,對於紀曉棠能夠嫁給楊玄讓的前景很是期待。

紀大老爺緩緩搖頭,目光在紀曉慕、楊氏和紀曉蓮的面上掃過,自然也將三人的表情都看在了眼睛里。對於三個人的反應,紀大老爺並不滿意。

在他看來,這三個孩子都有些遲鈍,缺少在朝中為官所需要的敏銳。楊氏和紀曉蓮還罷了,缺少這個,對於紀曉慕來說卻是致命的。

紀曉慕聰明會讀書,但是對於做官……

紀大老爺暗中嘆氣,但還是給出了解釋。

「安王和肅王兩位都是什么樣的人物,這些年,誰見過這兩位王爺對什么人、什么事這樣執著過?!曉棠不管是嫁進什么樣的人家,那戶人家,就算是與安王和肅王兩位王爺都結了怨……」

再往下面的話,紀大老爺就沒有說了。

「怎會如此!」紀曉慕和楊氏都是又吃驚,又難過。

「我就猜到了!」紀曉蓮卻一臉的雀躍,「那曉棠最後是不是會出家?肯定會吧,要不然,留著她,對咱們家也是個威脅。誰知道兩位王爺會不會遷怒馨華堂。」

紀大太太撩起眼皮,給了紀曉蓮一個警告的眼神。

紀曉蓮不再說話。然而臉上欣喜的神情卻沒有絲毫改變。

「父親,這件事,現在應該還有回旋的余地吧。」紀曉慕就問紀大老爺。

紀大老爺沒有直接回答紀曉慕的話。

「這件事,我會提醒你們二叔,和他好好商量商量。」這就算是回答了紀曉慕的問題了。紀大老爺還有些話並沒有說出口。

實際上,他是贊同紀曉蓮的說法的。紀大老爺認為,紀曉棠出的風頭太大。最後會對馨華堂十分不利。雖然之後。以紀曉棠的容貌和才氣,總會有不那么在乎仕途的書香人家願意娶她進門,然而對馨華堂最好的結局。卻是紀曉棠出家為尼。

只有那樣,才能徹底消除安王和肅王的怒火,讓他們不會遷怒於馨華堂。

這件事,還最好是在事情沒有發展到最後的時候做成。那樣對馨華堂就更有利了。

當然,紀大老爺還有一件事也沒有說。或者是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他之所以這么想,與楊閣老的分析和啟發大有關系。

轉天,紀大老爺才知道肅王也進宮求旨的消息,頓時就著急起來。請了紀二老爺到書房敘談。

這兄弟兩人雖多年沒有見面,但書信往來不斷,在京城團聚之後。兩人之間也極為和睦,幾乎沒有過什么分歧。

起碼是沒有需要擺到明面上來的分歧。

然而這一次。紀大老爺和紀二老爺商議的結果卻是不歡而散。

紀二老爺在書房時,紀大老爺還能維持住表面的鎮定和風度,可等紀二老爺走了,紀大老爺就再也忍不住,甚至摔了書案上他喜歡的一方端陽。

「豈有此理!竟是這樣自私,完全不為家族考慮!他還當我是他的兄長嗎,他的心里,還有沒有他的侄兒們!」

等紀大老爺回到茜華堂的時候,依舊余怒未消。

紀大太太自然要上前問詢。

紀大老爺就告訴紀大太太,他警告了紀曉棠之事的危險,並指點紀二老爺該如何做。他的話已經說的非常委婉,然而一向性子平和的紀二老爺卻反應激烈。

紀二老爺告訴紀大老爺,事情沒有紀大老爺想的那樣絕望,而且,即便是事情真的朝紀大老爺所想的方向發展,他也不會那樣待紀曉棠。

「他對我,他的兄長,竟然說讓我以後再也不要提起這個念頭!我是為了誰,我還不是為的我們紀家!他為了曉棠一個女兒,竟然不顧紀家的大局,不顧我們父子的前程!」

紀大老爺有些激動,一面分析給紀大太太聽。

「他自然是不怕的,他只有一個長生,才那么大一點兒。他打的好主意,等長生長大能進官場了,這件事也淡了下去,不會對長生有什么影響。可是,曉慕和曉薛可等不了!」

紀大老爺認為紀二老爺將這些都考慮過了,自私自利,根本不管他這一房的仕途和死活。

「我錯看了他,我錯看了他!」紀大老爺連聲說著。

紀大太太自然盡力勸慰紀大老爺,卻沒有一句為紀二老爺解釋的話。

「事到臨頭,到時候也由不得二老爺。老爺畢竟是長兄,就該拿出長兄的身份來,不信他不答應。且身在京城,不同於清遠,還有父親和姨娘那里,也不會袖手旁觀。」

兩個人誰都沒有提及紀老太太,似乎是篤定了,兄弟兩個沖突起來的時候,紀老太太是絕對不會出面說話的。

經過紀大太太的一番勸解,紀大老爺果然慢慢地消了氣。

眼下他們要做的,是不能讓紀曉棠影響了紀曉蓮和紀曉芹入宮備選。

三月底,蜀中傳來戰報,祁佑年大軍已經克復蜀中,反賊一伙大多伏誅,祁佑年安排好了蜀中的事宜,押送反賊俘虜,正在返京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