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相持不下(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3092 字 11个月前

紀大太太往楊閣老府中去了一趟,哭的跟個淚人兒一般地回來。家里如今有紀老太太,那是她的婆婆,她本想就留在閣老府幫著給鍾姨娘辦喪事,卻不能不回來跟紀老太太請示。

況且,她是主母,諾大的一個馨華堂,她也得做些安排,才能去閣老府小住。

紀大太太回來,就向紀老太太說了鍾姨娘的死因,同時也敘述了楊閣老悲傷的情狀。

鍾姨娘進閣老府數十年,一直都深得楊閣老的寵愛。鍾姨娘這一死,楊閣老似乎恨不得自己替了鍾姨娘去,只是世上沒有這樣的法子,他所能做的,就是鋪張備辦鍾姨娘的喪事,然後厚葬鍾姨娘。

紀大太太敘述的過程中,就特意著重說了楊閣老的這個決定,以及閣老府里正在做的鋪排。她一面這么說著,一面還不住地偷偷打量紀老太太、紀二太太等人的臉sè。

即便是在這樣的時候,紀大太太還是在用她的心機。

紀大太太並非是閣老府的嫡女,但是從小到大,乃至於出嫁等等待遇,都與嫡女毫無二致。這些,都仰賴了鍾姨娘。

鍾姨娘沒了,紀大太太擔心紀家人認為她失去了靠山,從此就看輕了她。

其實,她這是多慮了。

紀老太太從來就沒有看重過她,現在也不會特意看輕她,紀二太太也是如此。

「……不能早晚在老太太跟前服侍了,就讓曉慕媳婦替我給老太太盡孝吧。茜華堂那邊的事兒,也都交給曉慕媳婦cào持。老太太、二太太和縣主有什么吩咐,也盡管找曉慕媳婦。」最後,紀大太太說出了她對家事的安排。

對此。大家自然都沒有異議。

「大太太,節哀順變,多保重身體吧。」等紀大太太告辭,紀二太太就起身送她,一面說了幾句安慰紀大太太的話。

紀大太太也都聽了,還說了兩句感激紀二太太的話。

「老太太跟前,還有勞二太太了。」

「不過是分內的事。說什么有勞呢。」紀二太太就道。看到紀大太太憔悴的模樣,紀二太太對她還是很同情的。

紀大太太這邊離開萱華堂,就到了茜華堂上房。略收拾了一番,就帶了紀曉蓮姊妹幾個急匆匆往楊閣老府上去了。

紀大老爺和紀二老爺下朝的時候,就聽說了鍾姨娘的死訊。兩人先到萱華堂,給紀老太太請安。隨即就往楊閣老府上去了。

傍晚時分,兄弟兩人才回來。

紀大老爺面上就顯出不大高興的樣子來。在紀老太太跟前坐了一會就走了。

「爹爹,大伯父有什么心事?」紀曉棠就問紀二老爺。

「是啊,不至於他小岳母沒了,他就把臉拉的馬臉一樣長。」紀老太太也看出紀大老爺的臉sè格外不好。也跟著問。

「大哥是跟楊閣老有些小小的分歧。」紀二老爺回答道。

「什么小分歧?」紀曉棠追問,讓紀大老爺顯出那樣神sè的,必然不是什么小分歧。

「楊閣老要大肆發送鍾姨娘。大哥提醒楊閣老,說是逾了禮制。」翁婿兩人因為這件事嘀咕了幾句。楊閣老態度很堅持,根本不聽紀大老爺的,讓紀大老爺鬧了個沒趣,因此回來就沒好臉sè。

紀二老爺說了幾件鍾姨娘喪事上的鋪排,確實是有些逾越了。

鍾姨娘說到底,只是個妾。如今楊閣老的原配夫人秦氏還在世,這樣大肆cào辦鍾姨娘的喪事,是不合規矩的。

「鍾姨娘在閣老府得意了這么些年,卻一直謹守著規矩,也沒有任何寵妾滅妻的的議論傳出來。」這說明楊閣老的頭腦一直很清醒,很分得清妻妾的區別,可為什么在這個時候突然糊塗起來了?

已經有了那么多彈劾他的折子,這個時候他不是應該更加小心謹慎才對嗎?

借著鍾姨娘的喪事,楊閣老想做什么?

吃過了晚膳,紀曉棠正和紀二老爺在書房說話,外面就有人進來稟報,說是秦震來了。

紀曉棠隨著紀二老爺將秦震迎了進來。

「……正好在附近路過,想著過來坐一坐。」秦震進了景華堂的書房,就仿佛對自己的書房一般熟稔,自顧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坐下,微笑著說道。

秦震這樣的路過,在馨華堂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

紀曉棠親自泡了茶來,第一杯捧給秦震,第二杯捧給了紀二老爺,然後才自己捧了一杯,也在旁邊坐了。

「還能喝上曉棠親手泡的茶,若能天天如此,就好啦。」秦震笑道,目光下意識地一掃,就看見了窗前那盆蘭花。

那盆蘭花到了景華堂,竟被紀二老爺侍弄的越發的好了。

此情此景,這盆花,就是唯一的美中不足了,秦震面上神sè不動,心中卻暗暗地想到。

秦震來訪,當然不僅僅是為了說幾句閑話來的。

鍾姨娘死了,不過是閣老府的一個妾,貌似並不值得注意,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他這是有些坐不住了,開始殺人滅口。」秦震慢悠悠地說道。

紀曉棠點頭。

王嬌兒和江妙兒的口供,她們是見過鍾姨娘的。秦震這些天安排的舉措,已經讓楊閣老起了警覺,意識到他的身份有被發現的危險。

鍾姨娘的失足落水,楊閣老悲痛之余,難免遷怒。紀大太太透露出來的消息,只服侍鍾姨娘的丫頭被處死了兩個,另外還有府中值夜服侍的小廝等人,也都被處罰,死的死,發賣的發賣。

楊閣老的遷怒,絕不是毫無目的的。

而殺人滅口,竟然舍得將恩愛了多年的寵妾,他自己常常說的解語花、紅顏知己給弄死了,楊閣老是真的急了。

「不怕他急。只怕他不急。」紀曉棠就笑道。

楊閣老越是坐不住,越是著急,就會露出更多的破綻。

這些天秦震安排的舉措,目的就在於此。

楊閣老為寵妾辦理喪事,確實逾了禮制,這一點幾乎立刻就被言官們抓住,又在朝堂上奏了楊閣老一本。

而當言官彈劾楊閣老的時候。這位閣老大人卻並不在朝堂上。因痛失愛妾。楊閣老身子不適,已經向隆慶帝請假不來上朝了,而是在家中一邊養病。一邊親自看著人料理鍾姨娘的喪事。

隆慶帝似乎對楊閣老起了同情之心,在朝堂上接了彈劾的折子,然後打發中官去楊閣老府上傳旨,讓楊閣老將逾禮制的部分立刻整改。

中官傳了隆慶帝的旨意。態度說得上溫和,隨後還安撫了楊閣老兩句。

這當然不是中官自己的意思。而是隆慶帝的意思。

楊閣老會意,表面上接了旨意,然而行動上卻慢吞吞地。

「這只老狐狸!」景華堂的書房,秦震、祁佑年、紀二老爺、紀曉棠聚在一起。議論事情的最新發展。秦震就罵楊閣老是一只老狐狸。

這只老狐狸不僅殺了他最寵愛的女人滅口,還將這個女人的死利用的淋漓盡致。

「我看他面上雖然哀sè不減,但實際上氣sè好了很多。」紀二老爺今天又隨同紀大老爺往嚴格老府上去探望。仔細觀察了楊閣老。

「他這是覺得得了陛下的示意,所以不那么擔心害怕了。」祁佑年就道。

眾人點頭。

然而。楊閣老想要藉此就逃過這一劫,那也是不可能的。

紀曉棠他們的計劃還在繼續。

「他這一招,想要暫避鋒芒,讓我們無的放矢。我們就偏趁他這個空隙,給他致命的一擊。」

楊閣老稱病不上朝,但是彈劾他的奏折依舊每天都遞送到御前。

韓太後和隆慶帝將這些奏折都押了下來,然而有一本奏折,就是帝後,也無法在押得住。

秦震奏本,向韓太後和隆慶帝匯報隆慶初年那樁案子tiáo查的最新進程,一切tiáo查的證據,都指向了楊閣老。

如果這些還不能讓韓太後和隆慶帝動容,那么隨後秦震遞上去的名冊,卻讓韓太後和隆慶帝都大驚失sè。

那是因隆慶初年的科場舞弊案而得意的一部分舉子的姓名和履歷,這些人或是已經被證實與謝氏反賊牽連甚密,或是參與,或是協助了謝氏反賊,還有一部分,雖還還不能最後確認,但也有證據表明,與謝氏反賊有關。

秦震在朝堂上說出了他的判斷。

楊閣老就是謝氏反賊安chā在朝廷中的一枚釘子,而那場科場舞弊案,則全是楊閣老的手筆,為的是一石二鳥。一方面,他可以藉此除掉魯閣老,取而代之。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安chā自己的黨徒,也就是謝氏反賊的力量進入朝廷各地方、各部門,以圖大事。

最後秦震還說,這個名單,還是他在有限的時間內,所能tiáo查到的一部分。給他更充足的時間,他才能進行全面的tiáo查,清除謝氏反賊在朝廷中的殘余勢力。

秦震的奏本,朝野轟動。

隆慶帝當時就愣在了龍椅上。

秦震則是片刻都不肯放松,當即就向隆慶帝建議,要立刻捉拿楊閣老進大理寺進行審問,同時派人圍住閣老府,查抄楊閣老的家。

仔細查抄楊閣老府上,一定能夠找出楊閣老這些年為謝氏反賊效力的更多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