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 回歸故里(1 / 2)

安樂天下 弱顏 2013 字 11个月前

天保十二年正月,紀二老爺上書乞骸骨。

天保帝知道這是紀二老爺多年的夙願。

「外祖父一直無心仕途,當初來京城是迫於形勢,等父皇和母後初定天下,他老人家就提出要辭官回鄉了。」天保帝坐在御書案後,輕輕地嘆氣,似乎是對身邊服侍的白發蒼蒼的汪如海,又似乎只是自言自語。

天保帝未及弱冠,長的面若冠玉劍眉星目,坐在那里,端的是芝蘭玉樹,風華無雙。

「是為了朕,為了朕的母後,他老人家才肯留在京城,在朝堂上為官。這些年,老人家為了朕,也算是傾盡心力了。」

如今國泰民安,四海升平,天保帝雖年輕,但卻穩穩地坐了江山,朝中忠臣良將層出不窮,紀二老爺也上了年歲,也是終於放了心,所以才提出告老還鄉。

天保帝是千萬個舍不得,然而最後還是在奏折上用朱筆畫了一個圈。

「……有時候,朕真的不想長大……」批復了紀二老爺的奏折,天保帝又是一聲輕輕的嘆氣,說出一句略帶孩子氣的話來。

這樣的話,在宮中,他也只能對這個自小就在他身邊伺候的汪如海說了。

正是因為他長大了,所以那些親人才一個個的離開了他。他的母後,他的阿佑舅舅,現在是他的外祖父、外祖母。

而完全知道天保帝這些心事的,內宮中也就只有一個汪如海了。

「陛下,」汪如海笑著上前,「方才皇後打發人過來,大長公主和永壽公主都在坤寧宮,還有兩位駙馬,小皇子又咬了大長公主家的源哥兒,兩個哭的誰也哄不好,若陛下得了空,還得請陛下過去……」

天保帝本來還在傷感,聽說自家的兒子咬了自家的外甥,忍不住就笑了。

「熙兒不像話,源哥兒比他大了三歲,怎么還被他給咬了?……難得阿姐和七斤她們都來了,趕緊吩咐下去,就在西暖閣准備御膳……」

天保帝姊妹四人,與大長公主和永壽公主的感情最為深厚,雖然大長公主與他並非同母所出,而永壽公主在血脈上,只是他的表妹。

……

天保十二年chun,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兄弟攜妻帶子扶紀老太太的靈柩返鄉。

如今,紀家三兄弟已經分了宗。

馨華堂就是紀大老爺那一支。紀大老爺前些年就已經回鄉,馨華堂現如今的掌家人是紀曉慕。

馨美堂則是紀二老爺這一支,紀二老爺如今還鄉,以後馨美堂的掌家人就是長生。長生年紀輕輕,已經是翰林院的侍講學士了,他還有兩個過繼來的弟弟,紀曉藏和紀曉榮。三人同在紀二老爺膝下讀書,先後考中進士,紀曉藏和紀曉榮也都進了翰林院。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長生的名號。長生的大名幾乎沒什么人提起,在家中,人們都稱呼他的小名長生,而到了外面,人們則更喜歡稱呼他一聲紀三元。

沒錯,長生就是大秦繼謝閣老謝三元之後另外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郎,而他考中狀元的年紀,還比當年的謝三元年輕了將近十歲,可謂是驚才艷艷。

更巧的是,長生的座師正是謝閣老。

而這一老一少兩位三元的緣分還不僅僅於此,長生yòu時雖是紀二老爺啟蒙,但是後來讀書卻多蒙謝閣老的教導。其中一半是紀太後牽線的緣故,另外一半,則是謝閣老早就相中了長生是個難得的讀書的苗子,能將長生收入門下,是謝閣老平生第一大快事。

這句話,是謝閣老親口所說。

這三元師徒的事情是大秦的一段佳話,廣為人所傳頌。

當然,長生還成了謝閣老家的乘龍快婿,則又是另外一段佳話了。

馨和堂,則是紀三老爺這一支了。與紀大老爺早就辭官,以及紀二老爺告老還鄉不同,如今紀三老爺依舊在朝廷為官。

建平一朝,大秦剛剛經歷了內憂外患,百廢待興,多虧紀三老爺任了戶部尚書,多方籌措、長袖善舞,到了天保四年的時候,國庫已經漸漸豐盈了起來。

就在天保四年,紀三老爺被加封為逍遙侯,子孫世襲罔替。

紀家三支,唯一有世襲罔替爵位的並不是長房的馨華堂,也不是出了垂簾聽政的紀太後的馨美堂,反而是這位以出海貿易起家的馨和堂的紀三老爺。

對於此事,朝堂內外頗有些議論,有的說是紀太後自yòu就與這個小叔叔感情甚篤,所以難免偏心這個小叔叔,也有的說紀太後認理不認親,紀三老爺受封,完全是因為他對大秦的功績。

不過,不管怎么議論,人們對於馨和堂的這個爵位,卻是沒有異議的。因為不管怎么樣,他們都不得不承認紀三老爺的功績。

紀三老爺的功績,同時也是紀太後的功績。後來大家當然都知道了,出海貿易,購買糧食,尋求番糧良種等計劃,當初都是紀太後親自制定的。

四月芳菲,紀二老爺和紀三老爺扶紀老太太的靈柩回到了清遠。紀大老爺早就帶著人等候多時了。紀老太太靈柩回鄉,自然要與紀老太爺合葬。

要打開紀老太爺的墳墓,紀大老爺雖是紀家長子,在這件事上卻不敢獨斷。而且,他如今上了年歲,不僅兩鬢斑白,還有些不良於行,家中許多事情都是周氏做主,外面的事情更是無需他來cao心。

兄弟三人坐下,商量起了紀老太太和紀老太爺合葬的事情。

「當初太後曾經留下話來……」紀二老爺拈著胡須。

「是,是,是……」提到紀曉棠和紀家祖墳,紀大老爺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的事,難免就有些心虛,「紀家祖墳不可輕動,我都記得,記得。」

如今要給紀老太太和紀老太爺合葬,就得打開紀老太爺的墳墓。

「這件事,太後早就想到了。太後的意思,開老太爺的墳墓可以,但卻不能用外人。」紀三老爺接下來說道。

不可用外人,這個外人,也包括了紀家的下人。

紀曉棠當時說的是必須是紀家子弟親自動手,而且不許外人圍觀。

「這件事,我和三弟已經商量好了。」紀二老爺就道。

紀三老爺笑著點頭,神態中頗有些驕傲:「好在如今咱們家也算是人丁興旺啦!」

紀家如今人丁興旺,紀三老爺功不可沒。別管生下來的兒子是黑皮膚還是藍眼睛,那畢竟都是紀家的骨血。

紀二老爺瞥了自家兄弟一眼,什么話都沒說。

「我老了……」紀大老爺嘆氣。

「大哥只管安坐,二哥也不用動手,我帶著長生、曉藏他們幾個,就能把事情辦的妥妥當當。」紀三老爺立刻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