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驅虎吞狼(下)(1 / 2)

蘇家和楊家的年輕一代比武,因為楊宏的宣揚,凡是有點地位的都知道了。

上午十點,正是一天最好的時光,不早也不晚。

冬日天邊一lún艷陽斜掛遠空,散發出微微的暖意,清冷的空氣從肺部流轉,所有人都感覺這是一個好天氣。

京城特事局就坐落在朝陽門外,朝陽山下。

這里繼承了建國初年的建築特點,幾十年過去了,仍舊沒有半點改變,年年修繕,也只不過顯得沒有那么破舊。

特事局建築群縈繞著一種淡淡歷史痕跡,一整片占地幾十畝錯落有致的宅院平鋪朝陽山下,依山傍水,間或有著粗有合抱的大樹。

因為代表著官方組織的臉面,特事局的正門很寬,可以容納四輛小車同時進入。

地面鋪著青白sè的大方石,石頭表面有著細紋,雨天可以防滑,石頭縫中頑qiáng的有些綠意。

經過大門的兩具石獅子,進入其中,就看到不遠處的池塘邊上雕著一具巨大雄鷹石雕。

正振翅欲起,目光犀利。

這是代表特事局要監察天下,處理一切江湖不法事。

轉過雕像,東頭是一片廣大場地。

兩排矮樹整齊而列,場地的中間此時卻有一人高的石台,全由大塊的花崗岩制成,上面依稀有著歲月風雨沖打的痕跡。

聽人說,這就是昔日中華國術館的講武台。

有江湖同道若是互相之間看不順眼,又不想私下里暗殺偷襲,有失身份,他們就會上台講一手。

到了後來,不但是一些爭qiáng好勝的莽漢武人會上台講手,就算很有身份的武術名家,要解決私人恩怨,也會邀請各方賓朋,請名宿見證,一戰而決。

比武台上溜過一圈,前事不問,各安天命。

誰是誰非,qiáng者為王。

誰若是糾纏不休,自然有各方名宿從中chā手,得到的後果會讓反悔的人代價變得無限巨大。

這樣的事情多了,講武台也就有了名氣,一般人也不會來特事局的比武台解決恩怨。

而且,身份不到那個地步,也沒資格來這里比武。

因為辭舊迎新的緣故,特事局也不例外,到處掛著橫幅和彩旗,給這有著歷史滄桑的大片庭院帶來一些喜意。

正主還沒有到,觀眾卻來得差不多了。

正前方一排軟木座椅,長條桌上有著點心茶水,正有幾個白發老頭在低聲談笑,這是京城名宿高手。

凡是前來觀戰的化勁級以上宗師,都能得到一個座位。

至於化勁以下的不論年齡出身,那就沒有座位了,只是圍著擂台,站了個里三層外三層。

如果有外人看去,就會發現這些觀眾全都是jīng氣十足,眼神凌厲,全都是高手。

跟政府部門開會有很大不同,這些從各地跑來的練武人士,沒有太多的規矩可言,一個兩個的嗓門挺大。

大部分看客都來自同一個武術圈子,某某省某某市有些什么出名的高手,不說一清二楚,大致上也都聽過各自的聲名。

比武還沒有開始,就有很多人打著招呼,熱情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