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 院試(下)(1 / 2)

蘇辰從記憶中得知,寧文靖此時卻已是取得童生身份。

前些時日已過了縣試府試,有了些許文名。

因此,張延慶等五人方以同窗之名義來往。

否則的話,象那種一次考試都沒過的書生,卻是沒有什么資格與人來往交際的,別人懶得理會。

童生試的最後一關就是院試,這也是最難的一次考試。

前兩次縣試、府試只是考一些貼經、墨義之類的題目,對時事、策論、試貼詩之類的一概不考。

通過了就為童生,有著院試資格,身份有些不同。

當然,這並非功名,沒有免賦權。

只有等到過了院試,才有功名和免賦權,並且見官不拜、佩劍游歷。

此時就是特權階級,行走鄉里,會被人稱一聲秀才老爺。

每個月可以領取不少的一筆糧食銀錢,朝廷養著讓他讀書。

這種身份,比起後世的大學生不知要qiáng到哪里去了,學識上暫且不說誰高誰低,地位上,如果官府看重,是可以直接征辟為僚屬官員的。

換做現代的說法就是可以直接擔任市里正處級干部,或者副廳級干部。

金華府城,是一個中等城市,歷次院試錄取秀才在十五人到二十人之間,這些人通過了,就要去到省里進行會試,這時考的就是舉人了。

那時就是正統官身,更是不同。

蘇辰身後跟著寧采臣,還有兩個婢女,帶著一些筆墨等用具,也不跟那些偷偷望來不敢靠近的同窗戶打招呼。

他這些日子名聲太大,身上威嚴甚重,跟人聊天反而會驚到別人,讓別人膽虛之下發揮不好,那時就罪過了。

再說,跟他們不一樣的,蘇辰考不考得好,能不能取得秀才其實無關緊要。

他就算交了白卷,仍然是金華城內的風雲人士,最多別人會說一聲,這人徒有虛名,實質上xiōng無點墨,對名聲有點損害,影響不到太多。

但那些書生不一樣。

如此重要的考試就是鯉躍龍門,就算是家財萬貫者,也想削尖腦袋考個功名,當個官,以後的人生完全不一樣。

更別說那些家無隔夜糧食的寒門書生了。

很可能身後的書箱里備著的就是一家子的口糧,為了這次考試,家里老母妻兒就得餓著肚子。

就有這般殘酷。

蘇辰甚至見到有許多書生的眼睛都血紅一片,形銷骨立的軀體中,透著一種不成功就成仁的悲愴。

他嘆了一口氣,幾百個書生,只取十多個秀才,連十分之一的通過幾率都沒有。

終究有些人會絕望的。

這就是科舉。

妖鬼惑亂的只是生活,轉變不了社會的體制。

就是那頭蜈蚣,如今的國師普渡慈航,也只是借jī生蛋,偷偷cào控人心,在大臣要員的身體內種下蟲子,對這個朝庭的民心文運,並沒有太大影響。

在普通百姓那里,除了日子越來越艱難之外,幾百年的妄想,一代代傳承的上進超越之途,就在這時了。

一股龐大的心念願望凝聚在府衙上空。

蘇辰抬眼望去,見到紅光彌天蓋地,似乎有著一條金龍隱約顯身,那是氣運金龍,是民心所向。

被紅光一掃,滿城妖鬼遠走,再qiáng的法力,也只能退避三舍。

「可惜,這份正統王朝氣運,我是很難收到手中了。」

蘇辰看著有些眼饞,卻也沒有過多的去念想。

他走的並不是科舉為官,造福一方,最後掃平天下的道路。

考一考功名,多數想法是為著了卻原身寧文靖的一點執念,讓靈肉融洽,jīng氣一體,進而融身天地,變成真正的位面土著,受到眷顧。

只有取得天意在手,行事才會毫無顧忌。

再說了,相對這份人道氣運,斬妖滅魔、重定秩序,還天下清平的氣運,卻是要濃厚許多了,這才是蘇辰想要的。

「來了!「

蘇辰眼神一亮,人cháo洶涌間,就聽得「蓬蓬蓬!」悶鼓轟響。

魚門緩緩打開。

童生入場搜查。

一個個書生魚貫向前。

先是報上名字,遞上文書和考牌,學吏看過經廩保認人的文書,再看畫像,下有文字描述體態容貌。

等到確定沒有替考違規,就是檢查挾帶事宜,先看考籃,筆墨紙硯肯定得檢查,饅頭都要撕開,餡餅里的肉餡都要察過顏sè。

有人帶著紅燒肉入場,那更是用刀鋒割成一小塊塊,免得里面有著紙條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