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 口嫌體正直(下)(1 / 2)

蘇辰神情淡然,化為實質的元神金光閃閃,瘋狂吞納氣運……小小嬰孩以肉眼可以察覺的速度,眉眼迅速長開,靈魂增長……

他之所以在天下將要重新太平的前夜,爭分奪秒抓緊時間修練,就是因為察覺到心靈深處的示警。

自己最大的優勢,其實並非暗暗隱藏的qiáng大實力,而是來自對手的輕視。

再怎么隱藏著底牌,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的真實力量總會bào露在大佬們的眼中。

一直把別人當傻子,自己怕不就是個傻子。

所以,他從來不奢望能瞞得過一生一世……

有些事情,就是想打一個時間差。

只有在雷霆打擊來臨之前,成長到對方不敢輕動的地步。

才可以進退裕如,再不用擔心有什么變故。

……

冀州戰局,形勢變化極快。

袁紹笑到了最後,可也沒有笑多久……

他站在雨花亭中,神情十分焦躁。

看著手下兵將拉出一條長蛇,蜿蜒出發,心里卻是沒有絲毫喜意。

與往日里每一次行動之前,就已決勝千里之外完全不同,這一次,他雖然派出了最得力的將領顏良、文丑,還領著十萬大軍出擊,卻沒有半點把握渡過這場風雨。

「你們說,此戰有幾成勝算?」

眾謀臣只是低頭,誰也沒有說話。

長安朝廷以大義相責,更派大兵壓境,來勢洶洶,此實危急存亡之秋……計策好出,卻很難保證成功率。

一個不小心,冀州勢力就會土崩瓦解。

誰敢胡亂出言?

更何況,他們發現,袁紹其實並不是一個能聽得進逆耳忠言的人。

袁紹嘆了一口氣,眉頭緊皺,眼中全是失望。自忖名望滿播天下,一聲令下各州各郡從者雲集,到了此時此刻,卻無有得用之人。

他回頭望向眾謀士,懇切道:「諸公但有妙計呈上,無論能否成功,紹決不加以怪責,還請放膽直言。」

左瞧瞧右看看,田豐上前一步,道:「敢問明公一件事情?」

「元皓有何教我?」袁紹心中大喜,他暗算韓馥之後,掌控了冀州,聽說了田豐的聰慧賢德,就攜帶重禮親自延請田豐。

事實上,這次請人還是很值得的,兩人相處甚為融洽。在田豐的計策之下,袁紹三下兩下就把公孫瓚打得七零八落,遠遠逃離。

他知道,這位謀臣並非傳說中那般忠直,而且,很贊同自己的理想。

當然,在場的所有謀臣,包括審配、逢紀、郭圖、許攸等人,都沒有太多忠君的理想,而是想著從龍之功。

投奔自家四世三公這種最有可能獲取天下的勢力,當然是有著自己的一些小心思的。

前段時間,自己對付韓馥這種老實人,就是他們出的主意。

先是聯系公孫瓚,約好一起攻伐韓馥,瓜分冀州,擴展勢力。

在公孫瓚出兵之後,袁紹按兵不動,並暗暗勾結韓馥身邊的文臣武將。

那些人每日在韓馥耳邊吹風,說袁紹如何君子之風,急人之難。

因此,冀州刺史韓馥就聽從了手下的意見,把袁紹當成救兵請到了冀州。

然後嘛,就不用說了。被袁紹反客為主,突然下手,把韓馥拿下,一日之間,冀州換了主人。

韓馥沒辦法,只得逃到張邈那里避難,在袁家四世三公的qiáng大壓力之下,最後自刎身亡。

說起來,討董卓之時,袁紹為諸侯盟主,韓馥默默的在後方供應大軍糧草,對袁紹是很支持的。就因為他的地盤實在太好了,因此惹火燒身。

袁紹這種坑蒙拐騙搶地盤的行為,實在是不夠光彩,但他手下的謀臣良將就是跟著他干了。

包括韓馥手下的大將也是看好他,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這事過後,袁紹就已明白,漢室已衰,天下諸侯、世家,全都有著各自盤算,並沒有什么人會對朝廷有著忠心。

他沒想到,此時就見著一個了,還是他最看重的智謀之士田豐。

田豐行將出來,想了想,慎重問道:「不知明公是忠心大漢呢,還是有心自立。」

袁紹心中大罵,嘴里卻道:「當然是忠心大漢,紹指望著有一天能見到大漢重整河山,國運綿長。」

田豐笑笑,也不說信不信,又道:「既然如此,那就好辦了。董卓倒行逆施,已然伏誅,如今長安朝堂李御掌權,其人武力蓋世,xiōng中自有韜略,更令人稱奇的是,他還jīng擅內政,把長安洛陽一帶治理得井井有條。短短數月,長安洛陽人心思定,一片太平景象。」

「那又如何?」袁紹心中已經極其不高興了,面無表情的問道:「天下形勢,我等盡皆知曉,李御的確厲害,元皓可有妙計對付於他?」

「沒有!」田豐搖頭:「朝廷步步為營,沿路收攏盜匪亂民,軍勢益加qiáng大,有著橫掃天下之勢,著實難以阻擋。明公若想正面相抗,定然會死無葬身之地。」

袁紹面sè發黑,不想再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