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朱英的恐怖(2 / 2)

大明皇長孫 執筆見春秋 1560 字 11个月前

看到朱棣有些疑惑,李景隆便向朱棣說明,他剛剛從皇宮春和殿出來。

而後說道:「允炆這是想拉攏群臣,試圖穩住太孫的位置。」

朱棣冷笑道:「允炆皇侄當真可笑至極,有父皇在,拉攏再多的群臣,又有什么意義。難不成那些群臣還敢反對父皇的諭旨不成。」

「再說回來,大侄子的身份,才是嫡傳正統。說不准父皇一旦公布大侄子的身份,那些儒家文臣,一個個擁護得比誰都要快。」

李景隆聽到朱棣如此說,不由問道:「表叔,難不成那朱英,真的就是虞王殿下嗎,這,怎么感覺不太可能,是不是有人背cào縱。」

朱棣看了眼李景隆,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雖說有些不可思議,但就目前看來,朱英確實就是本王的大侄子。」

「被人cào縱的可能性不大,朱英此人可不簡單,莫要小瞧他。你之前在西番負責茶馬互市,想來也是聽說過群英商會吧。」

李景隆聞言說道:「當然知道,群英商會的名頭,在西番可是響亮得很,我也跟他們的人打過不少交道。」

「說句不好聽的,過了大明邊疆,茶馬互市基本上就被群英商會給cào控了,在諸多番族,這個商會名望非常高,很多土番對其極為支持。」

「尤其是群英商會的雪花鹽,在西番那邊可是暢銷貨,掌控配額的方式,幾乎沒人敢得罪他們。」

說到這里,李景隆不由問道:「表叔的意思是說,朱英跟群英商會有關?」

朱棣冷哼一聲,說道:「什么叫跟群英商會有關,這個商會的幕後東家,就是朱英別人。」

「這,這怎么可能。我也曾打聽過群英商會幕後東家,據說此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在西域,大漠,草原神出鬼沒,難以尋到蹤跡。」

「朱英要是虞王殿下的話,今年才十八吧。群英商會可是五年前就成立了,那個時候他才多大,十三歲?這...怎么可能。」

李景隆驚呼說道。

群英商會在大明不算出名,但是在大明邊疆,尤其是雪花鹽,茶,馬,絲綢等交易。

就繞不開群英商會。

不僅僅是因為群英商會手里掌握著大量珍貴貨物,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群英商會在大明邊疆,也有著非常qiáng大的騎兵隊伍。

一些黑商若是打群英商會的主意,保准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

群英商會本身,還有許多大部族的加盟。

蒙古各汗國,草原上大點的勢力領袖,甚至一些小國將軍,貴族,甚至是國王,都在群英商會有著不小利潤分紅。

這么一個龐大的利益綜合體,在不參與斗爭,或者沖擊大明的情況下。

根本是難以撼動,影響廣泛。

「這有什么不可能的,群英商會的底子你也清楚,他的東家,還能被人cào控不成。」朱棣說道。

朱棣說得輕巧,李景隆卻是一直處於震撼之中。

其實就了解程度來說,朱棣還真就沒李景隆體會得更深。

畢竟所處地位不同,對於朱棣來說,雖然知道群英商會很大,但心中也就覺得是個商會而已,掌握了不少的錢財,僅僅如此。

李景隆不同,他負責西番的茶馬互市,那可是要親自上去打交道,自然是能夠體會到,群英商會在這其中的恐怖影響。

其中具體影響到了什么程度呢。

也就是說,哪怕大明西番的茶馬互市不開,群英商會都能提供大量茶葉給游牧民族。

劣茶換良馬的情況,正在被群英商會不斷拉平。

不僅僅降低了茶馬互市的成交量,更多大貴族,都已經不在大明這里購買茶葉了。

這也是李景隆,之所以會被tiáo到西番負責茶馬互市去的原因。

最主要的目的,還是tiáo查茶馬互市的具體情況。

「難怪,我將茶馬互市那邊的情況,奏章呈給陛下,直到今日,陛下卻是什么旨意都沒有下來。」

李景隆恍然大悟的說道。

想來陛下早就知道群英商會是被朱英所掌控,這完全就是自家的產業,更是嫡長孫的。

自然不會采取什么行動。

朱棣再次說道:「父皇現在,對於大侄子十分重視,尤其是孝陵陵墓之後,已經完全相信朱英的身世,就連許多奏章,都是送到大侄子那里批閱。」

聽到這話,李景隆有些疑惑的說道:「那為何陛下不將長孫殿下,直接召進宮里呢。」

聽到長孫殿下這個稱呼,朱棣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景隆,然後才說道:「你在左軍都督府任職,想來也知道最近的tiáo動吧。」

「涼國公,宋國公,潁國公等人,已經被召集回京師,父皇這是打算,讓大侄子全面掌控兵權,而後才入宮公布身份。」

「到了那個時候,誰還能撼動大侄子的地位。至於允炆,呵,還想著太孫的位置,真是做夢呢。」

李景隆很快就理解了朱棣的意思。

一時間沉默下來。

現在的情況,可以說相當的清晰,有陛下鎮守,這大明沒人能翻起什么風浪。

那么朱英太孫的位置,那就是勢不可擋。

最為關鍵的原因,朱英還是群英商會的東家。

一個十三歲就創建偌大商會的狠人,還是大明嫡長孫。

兩兩相加,李景隆頓時有些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