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驛站民用(2 / 2)

大明皇長孫 執筆見春秋 2028 字 11个月前

便就在書房思索後面的路子時,門外有聲音傳來。

郭忠進來稟告道:「允熥殿下求見。」

朱英點頭。

隨後看到朱允熥進來,笑著問道:「怎么今日到為兄這里來了。」

「是不是又碰到什么事情了。」

朱允熥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不是想大兄了嗎。」

朱英道:「得了,你那點心思為兄還能不知道嗎,說吧,什么事。」

朱允熥有些尷尬的說道:「是姐姐慫恿我來的,她想請大兄令旨,也想去看看正陽大道。」

朱允熥目前是可以隨意出宮,但是朱明月作為女子,卻沒有這個權力。

朱英一笑,道:「哪里是見什么正陽大道,便是想著去幽會情郎吧。」

說到這里,面sè故作嚴肅,道:「耿璿那小子,倒是給咱妹子guàn了什么迷魂湯,我若是沒記錯,上月元宵燈會的時候,就已經見過吧。」

「這才過了多久,又惦記了?」

「莫不是有了情郎,把為兄都給忘記了吧。」

「還有你,當時早知曉此事,這般幫著她,還來欺瞞為兄。」

朱允熥連忙叫冤:「大兄,是姐姐bī著我來的。」

朱英見此,笑道:「行了,我這里還有些事情要處理,晚點你來讓她親自來一趟。」

聽到這話,朱允熥只能是垂頭喪氣的離開。

待朱允熥走了後,朱英笑笑,繼續開看起邸報來。

邸報想要得到通傳全國,目前主要就是關乎到驛站。

大明如今的驛站制度是朱元璋一手制定的,並基本沿用明清兩朝五百年。

貧苦人家出身的朱元璋有三十多年的時間是生活在蒙元,而蒙元恰又是驛站發展史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元朝的驛站較之於金、宋,大不一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范圍急劇擴大,機構和運行流程完善。

朱元璋在建國即位的當月便下令重建元朝時期遍布全國的驛站,而這個時候,明朝連元大都還沒拿下。

朱元璋在即位之後,認為轎子是「以人為畜」,所以明朝有個坐轎子的規定是「在京三品以上得乘轎,五府管事、內外鎮守、守備及公、侯、伯、都督等,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

轎乘在明朝並不屬於驛站體系的一部分,文官只有京官三品以上可以乘轎,三品以下文官以及所有的武官,出門一概騎馬。

所以後世影視中,知縣這種七品官,應該是翻身上馬前往案發現場,而非坐轎。

驛站大致分為三類、四種。三類,也就是水馬驛、急遞鋪、遞運所。

四種,則是因為水馬驛又可細分為水驛和馬驛。

目前朱英的准備下手的地方,就是在急遞鋪這一塊。

南北官道的建立,同時也要對驛站的體系進行一個擴充,最好是這個階段,對於大明十三省,同時修建一條快速的直道。

這個工程,完全可以作為南北官道的一個延續。

而在這個其中,朱英下一步的准備便是,驛站民用。

大明的驛站很多,但是絕大多數的時候,全都是處於一個閑置的狀態。

像是用得最多的,便就是急遞鋪了,這里主要通行的,便就是地方官員的奏章,還有往來的軍事情報。

而驛站本身所需要的花費,全是由朝廷在負擔開支。

若是放到後世去,很難想象這么一個龐大的體系,沒有一點自給自足的能力,徹底的負擔在大明戶部的身上。

每年的開銷,簡直是難以估量。

朱元璋軍戶制度,把將士們的糧食這塊,進行了轉移,但驛站的負擔,每年都要拿走大明財政將近三成的歲入。

這就是為什么大明建國至今,每年都是入不敷出,需要印刷大量的寶鈔進行虧空的彌補,一直到後面的寶鈔崩盤。

當然不可能說,所有的驛站都給民用,這里就需要劃分一個分界線出來。

將民用和官用,進行一個區分。

區分之後,就是如何賺錢的方式了。

這一點,對於目前的朱英來說,要非常的謹慎。

因為這已經觸及到老爺子那里了。

想要盈利,那么就避不開將老爺子的定下的政策進行改動。

那就是朱元璋定下的職業分配制度。

職業分配制度,將整個大明的人口,限制流動,而現在朱英就是想要辦法讓人口流動起來。

朱英知道,在老爺子看來,百姓們安安分分的待在本地,不要四處亂跑,那就是大明的安穩。

可朱英非常清楚這其中的弊端,若是在開國之初,自然是利大於弊,但是休養生息二十六載的今天,已經是在阻礙大明的發展了。

更別說現在番薯等新作物的出現,將會極大程度的解開勞動力,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勞動力出現。

這些閑置的勞動力,在得到溫飽之後,肯定會想著謀取更多。

尤其是已經成長的青年一代更甚。

就在朱英想著如何跟老爺子述說的時候,門外傳來響動。

朱英抬頭看去,只見老爺子帶著信國公湯和出現。

「大孫,怎的到了咱門口,都不來看咱。」

朱元璋有些不開心的說道。

朱英到了乾清宮門口這事,自然不可能瞞過朱元璋。

朱英連忙賠笑道:「爺爺,孫兒在門口就聽到了爺爺的笑聲,難得見爺爺如此開心,便就忍住不去打擾。」

朱元璋聞言道:「你這孩子,咱還能有什么高興的事情,不都是在聊你嗎。」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就自顧自的坐在大孫的旁邊,同時也招呼湯和入座。

朱英只能是尷尬的賠笑著。

「大孫這是在寫什么章程呢,拿過來給咱看看。」

朱元璋掃到案台上,方才朱英自己的一些記錄,便就隨口說道。

朱英心里頭咯噔一下。

書案上寫的文書記錄,便是剛才朱英對於驛站的改造,還有關於驛站民用,以及如何盈利的方案。

朱元璋見大孫沒動靜,也沒多想,直接起身拿了過來,開始觀看。

看著看著,眉頭就皺了起來。

湯和坐在旁邊,很是安靜,跟透明人似的。

半晌,朱元璋才把上面的記錄看完。

出乎朱英的意料,這次老爺子並沒有發怒,而是問道:「驛站民用,大孫可是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