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七日奏報(2 / 2)

大明皇長孫 執筆見春秋 2052 字 11个月前

「也不必麻煩諸位親自跑上一趟,到了點後,自有秉筆太監郭忠安排人上門收取。」

「當然,不僅僅是諸位尚書,但凡是正四品往後的官員,都要把奏報交由郭忠那里。」

「而諸位尚書下邊的奏報,就不用交到本宮這里了,便就是諸位尚書自己去看吧。」

聽到這里,幾個尚書感覺到自己的壓力更大了。

太孫殿下這是擺明了要把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往自己的身上堆了。

只是既然已經決定,也沒有什么辦法可言,只能是按照太孫殿下的令旨行事。

朱元章在屏風後邊聽著,微微皺眉思索一陣後,眉間徹底舒展開來。

......

時光飛逝,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便過去了。

朱英執政也有了一個月的時間。

在這個月的時間里,整個京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變化哪怕是百姓,都是能夠有所感覺的。

首先是治安這塊,京師治安司的巡邏力度,變得前所未有的qiáng勁,哪怕是一些隱藏極深的犯罪勢力,也很難說逃離法網。

這還是那七天奏報給鬧的。

自從朱英下達了關於七天奏報的令旨後,京師這邊所有衙門的官員,幾乎都要開展這個工作。

這奏報說起來容易,可寫起來,就沒那般的簡單了。

對於很多衙門的官員來說,其實一天的事情基本上是沒有多少的。

但總不能說交上去的奏報,每天都寫上今日無事,勾欄聽曲?

那這頭頂的烏紗帽,可就算是干到頭了。

這可是白紙黑字沒得錯,一旦交上去,可是上官都能夠看見的。

無奈之下,許多原本沒事做的官員們,就只能是找些事來干了,為的也不是別的,只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奏報上,有些東西可以看。

尤其是治安司,自然是天天開始出動,反正不管有事沒事,巡邏總歸是沒有錯的。

治安是一方面,在其他方面同樣是如此。

從前是百姓到衙門里去辦事,可能十天半個月都沒個信來,也就只能是苦苦等著。

現在就不同了。

曾經麻煩的事情,幾乎可以說是三天就差不多能辦好了,這要是辦不好,奏報上可怎么寫呢。

總不能七天的時間里,就給辦了一件事吧。

那豈不是說明自己沒能力?

弄虛作假這東西,也不是說不行。

可朱英在安排這個時候之後,另外成立了一個叫做官紀司的部門。

這個官記司的主要成員,便就是宮里頭的宦官,同時還有一些御史也在里面。

里頭的成員,分別對應著從九品到正二品的官員品級。

每一個品級的階段,都會有人對奏報的內容進行一番抽查,然後去核實真偽。

自然不會說有許多人,主要還是以隨機抽查的形式進行。

一旦發現任何作假的事情,那可就是欺上瞞下的罪過了。

你能作假七天,還能作假一個月不成?

而這種抽查,完全是在暗中進行,交上去的奏報,誰也不知道誰被抽到了。

直屬於太孫殿下負責的部門,看似品級不高,可權力極大。

而抽查出了問題之後,他們也不是直接行事,是統一匯報到太孫殿下那里進行定奪。

哪個官員想自己的名字,在這個上面被太孫殿下知曉。

哪怕沒有什么大的責罰,未來的仕途也可以說基本上走到頭了。

一個簡簡單單的七天奏報。

便是讓整個京師的官員,全部都動了起來。

主動去找事,主動去處理,哪怕有一些懈怠,但比之從前,可以說完全是兩個樣子了。

其中最為難受的,說到底還是刑部這邊。

先前很多桉子,都可以隨便拖延,可現在隨著奏報出來,功績就完全跟破桉時間進行掛鉤了。

一些陳年桉件,也只能是翻出來進行一番搜尋查找,尋找解決的辦法。

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朱元章輕松了,朱英輕松了。

而官員們,是真正的開始忙碌起來。

權力下放了。

朱英作為監國太孫的權力,是不是得到了減弱呢?

實際上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是更qiáng了。

因為對於任何的事情,朱英都有監察和干涉的權力,其中尤其是吏部的人事tiáo動,每一份名單都會進行存檔,以方面隨時tiáo閱。

而因為官員們動起來,百姓們在這個時候,可謂是真正得到了好處跟實惠。

這一份功勞,最終還是要記在大明的頭上。

朱英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去干一些真正的實事。

尤其是在於軍隊方面。

這個月里,朱英出宮非常的勤快,可謂是每天早朝打卡之後,就是奔著各個京師衛所駐地去走。

比如查看衛所庫房的軍備,將士們的生活狀態,cào練情況。

還有關於軍士生活待遇方面的問題。

一個月的時間里,硬是把整個駐扎在京師周邊的三十六衛給跑了一個遍。

曾經朱英的主要掌控,便是在於玄甲衛。

而對於其他的衛所,自然是要陌生幾分,現在四處刷臉之下,幾乎可以說每一個京師衛所的士兵,都是真正的親眼看見過太孫殿下了。

這是一種榮耀,同時也是朱英的一種威懾。

在朱英頻繁的走動下,京師各衛所的指揮使們,在許多方面就變得很是收斂。

從第一個衛所開始,尤其是點卯的事情上,就是極為關鍵。

就這么一走,便可以發現哪怕是京師近衛,也存在許多吃空餉的問題。

名單是要交到朱英這里的,而朱英到衛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著名單把名字一個個念過去。

而那名單,可是發餉的名單,若是念到名字沒人,自然就不用說了。

不過朱英並沒有因為這個事情,直接狠狠的懲罰衛所的指揮使們,只是把空缺的名額去掉,然後罰以俸祿充公,小懲大戒一番。

一個月後,華蓋殿中。

朱英和朱元章兩人相對而坐。

朱元章看著大孫,半晌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