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舍生取義(1 / 2)

而奉命奔赴鳳城的副帥鎮國公世子白岐山,在馬不停蹄趕達鳳城之時,發現鳳城安然無恙。糧草府谷官稱糧草並未到鳳城,副將劉煥章曾鳳城停留,稱糧草已直入前線軍營讓糧草府谷官不必憂心。

世子白岐山知劉煥章叛變,掉頭欲馳援川嶺山地。誰知劉煥章竟率十八萬兵士於駱峰峽谷道半路伏擊,兵力懸殊……副帥白岐山攜一萬兵甲無力招架,身負重傷,帶一千殘兵退回鳳城。

副帥白岐山被困鳳城五日,糧絕。劉煥章活捉白家五子陣前脫衣剜肉羞辱,欲bī副帥白岐山投降,白岐山決意為護鳳城百姓撤退與劉煥章死戰拖延時間,含淚舉箭射殺白家五子。

副帥白岐山出戰前,曾讓家中獨子有高齡父母者退後一步,未成家留後者後退一步,余下……敢為大晉百姓而死者,隨他出戰迎敵!

白家年僅十歲的十七子,執劍上前,稱敢舍血肉隨父上陣為大晉百姓死戰,絕不苟活!白家軍深受十歲小兒所感,紛紛拔劍欲死戰護民,三呼寧死戰,不苟活。

而信王在南燕五萬大軍突襲大營之時,更是帶走了三千兵士夾尾而逃,徒留兩千白家軍願同疾風將軍白卿瑜為民死戰,為疏散後方百姓拖延時間。

白卿瑜派五百將士疏散百姓,帶一千五百兵士飲壯行酒,稱……雖生不同時,今日為大晉萬民同袍而戰,便皆是血親兄弟,一酒飲盡,來生再會!

後疾風將軍白卿瑜同一千五百兵士同死,屍身被焚。

疾勇將軍白卿明死守豐縣,南燕大軍攻城。疾勇將軍白卿明稱數百萬生民在後主,白家軍背水一戰,不戰至之後一人,誓死不退!為亂大晉軍心,南燕主帥雲破行陣前斬白家十七子頭顱,刨腹辱屍,白家十七子腹內盡是樹根泥土,雲破行大驚!

白家軍殺心激發,奮勇殺敵!

就連記錄行軍記錄的隨行史官,都在最後一筆寫下這樣的言辭……

「十歲小兒血性,吾羞愧難當,已至此時吾雖文人也敢扔筆執劍!馬革裹屍……去也!」

六冊竹簡讀完,武德門前……白家諸人,大都百姓早已經淚流滿面。

白卿言雙手舉起行軍隨行記錄染血的六冊竹簡,高聲喊道:「南疆糧草未見,副將劉煥章叛國!信王貪功bī迫鎮國公白威霆出戰,至數萬將士命喪南疆,卻將罪責推於鎮國公之身稱鎮國公剛愎用軍。求陛下還英靈以公道,還忠骨以青白!捉拿劉煥章、殺信王,正國法,安民心!」

守門統領聽完後亦是義憤填膺,熱淚盈眶,他回頭看了眼,好意示意大長公主:「大長公主,這登聞鼓敲一下三十杖!還是先讓三姑娘停了吧!」

「敲!」白卿言雙眸如炬站起身,「這一下三十杖,我來挨!今天就是死在這武德門外,也必要這錚錚鼓聲直達天聽!」

她以承受軍棍之姿態單膝跪於最前方,死死盯住眼前宏偉攝人的武德門。

這些年來,登聞鼓立在這里形同虛設,更像一種象征,從無人敢上前擊鼓。

行刑官手持大棍,死死握著這長棍,心中情緒澎湃翻涌,聽完白家男兒如何身死,這棍……他如何能打下去?!

眼前柔弱清艷的女子,這可是白家遺孀啊!這讓他著實是下不了手。

可下不了手也要下,手腕兒上留著點兒分寸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