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冷嘲熱諷(1 / 2)

白卿言發現了很多可用之人,包括呂晉的女兒呂寶華,呂太尉的孫女兒……自然了還有幾個十分冒尖的寒庶。

此次殿試,白卿言所出的題目,便是讓這些一層一層選拔上來的學識淵博的學子,根據新政新推行的新政……軍功制度、農田分地制度、興修水利還有開設學堂,許女子如學堂參科舉等等新政,陳述利弊,和解決之策,也可以是自己對新政的見解,不必拘泥。

許是走到了殿試這一步,多少人都想用花團錦簇的錦綉文章來給太後留下印象,便極力的對白卿言的新政進行吹捧,恨不能將新政吹出新花樣來。

可白卿言既然出了這樣的題目,為的就是真正能找到有才學,能做實事的官員,自然了……文學造詣極高的飽學之士白卿言也是需要的,畢竟修訂書籍,對大周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中最讓白卿言意外的,是譚老帝師的孫女兒譚姚茽,譚姚茽出生於譚家,學識淵博白卿言不懷疑,沒想到譚姚茽和譚老帝師一般,竟然生了一副錚錚鐵骨。

譚姚茽在試卷中提出了幾點,著重說明了白卿言新政實施太cào之過急之處,且旁征博引,以歷史典故來說明,後又提出自己的見解,可謂一針見血,處置之法也十分得當。

還有一位,是白卿言的熟人……薛仁義。

薛仁義雖說迂腐了一些,可白卿言讓阿娘帶去的題目,薛仁義答的卻很好。

他字句珠璣,除了提到了給百姓分田之後如何鼓勵農耕的措施,他以《農爵法》為基礎,提出了既然白卿言可以開設學堂教授百姓識字,亦可以開設學堂教授百姓農耕之法,如此必能提高糧食產量。

他還光明正大提出,白卿言並沒有在官員考核方面提出qiáng有力的措施,朝中雖然不太明顯,可結黨之事也是多不勝數。

也是他提出了女子為官之後,女子成親之後生子容易意外,若是位高權重,不利於大計發展,而過早的培養副手,又恐副手知道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反而生出許多yīn詭之事。

薛仁義是頭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敢將朝堂之上那些貓膩和爭權奪利之事搬到台面上來說的考生,試卷結尾還似有意猶未盡之意。

呂晉在看到薛仁義的卷子,想到薛仁義當初為天下學子敲登聞鼓鳴冤,揪出科考舞弊案之事,笑著說……這薛仁義天生就是御史台的人,什么都敢說。

白卿言看過薛仁義的卷子,讓太後董氏點了薛仁義為狀元。

榜眼為呂太尉的孫女呂鳳琅,呂鳳琅人如其名……人中之鳳,其心志已經大到裝下了整個天下,竟然已經開始盤算,大周繼滅西涼之後應當如何應對燕國。

她將燕國如今用的姬後那一套,和白卿言所推行的新政放在一起作比較,沒有盲目誇贊也沒有過分擔憂,只是在冷靜陳述,如何在大周剛剛打完雲京之後,利用新政來吸引燕國百姓來大周,提出民對一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