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准備(1 / 2)

蕭容衍瞧著表情認真的月拾,被月拾逗笑,放下手中的奏折,眯眼瞧著月拾問:「你這都是和誰學的?」

「馮叔啊!」月拾一臉認真,「今兒個屬下同馮叔說起……在皇宮的時候主子走的太快,屬下沒有能找機會請教王九州怎么才能喜怒不形於sè,然後馮叔就和屬下說,這一次陛下和主子的計策必然會使太後前來勸主子,回頭別人要是想從屬下這里打探消息,就讓屬下嘆氣、搖頭,然後欲言又止,做出有苦說不出的模樣就對了!」

蕭容衍笑著點了點頭:「那你可記好了!」

「主子放心,月拾都記得牢牢的!」月拾拍xiōng脯保證。

這一次安排好燕國的事情去大都城,蕭容衍打算將馮耀也帶上,馮叔是伺候母親的老人兒了,而且……小時候也是馮叔救了他,後來又一心一意伺候在兄長身邊,兄長走了之後馮叔又在他身邊鞍前馬後不肯歇息養老,說是閑不住。

其實蕭容衍知道,馮叔不過是不放心他罷了。

這一次去大都城見兩個孩子,蕭容衍也想讓馮叔見見,在蕭容衍的心里……馮叔雖然是家仆,卻也算是他的長輩。

·

第二日,上朝之時,燕國最為重要的幾位朝臣,幾乎都知道了昨夜太後夜訪攝政王府的消息。

有朝臣猜測,太後必定是去同攝政王九王爺達成一致,絕不能以燕國做賭的。

自然……也有人猜測燕太後到底還是在乎兒子,昨夜去攝政王府是放低姿態……請求攝政王同意皇帝賭國的做法,避免攝政王真的生了換新帝的念頭。

就在朝臣們猜測紛紛之時,皇帝慕容瀝已經臨朝,而攝政王慕容衍卻還未到,倒是太後身邊的貼身婢女帶著太後的懿旨到了前殿,向眾臣宣旨……稱她身子不適已經不是一日兩日,如今攝政王回來,太後便要閉門靜養,從此不問朝政了。

朝臣們在驚疑中互相凝視,就見高台之上的慕容瀝叮囑太後的貼身婢女好生照顧太後,他下朝之後便去探望太後,而後慕容瀝又看向高階之下的鍾行曉,開口:「母後身體不適,最需要親人陪伴,舅舅下朝之後若是沒有旁的事情,不如同朕一同去探望太後。」

鍾行曉連忙上前叩首:「多謝陛下隆恩!太後鳳體不安,微臣也掛心的很。」

太後一黨的朝臣紛紛看向鍾行曉,鍾行曉昨夜便得到了太後給的消息,稱已經將攝政王給說服了,卻沒有料到今天太後就會突然宣布從此不再問政。

但,從攝政王將崔山中老將軍身邊的兩個親信帶回來開始,以鍾行曉為首的太後一黨就已隱約猜到會有今日,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比起之前皇帝大怒要以養病為由將太後困在後宮,至少這一次給了太後體面,既然陛下還允許鍾行曉前去探望太後,那就是說燕帝和太後還是親近的。

而對攝政王黨來說,太後在這個時候突然稱病靜養,雖然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太後弄出這么大的亂子,讓燕國面臨滅頂之災,若是還輔政,他們這些朝臣也不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