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前車之鑒(1 / 2)

「陛下!」又有武將上前,跪地叩首,「若是陛下心疼我等將士們……不想將士們白白流血犧牲,就應該著現在滅燕國,否則等到燕國緩過來,我們將會更加難打,只會犧牲更多的將士!燕國提出的這個兩國合並之策,對我們大周來說並無好處,陛下切不可心慈手軟……」

「呂晉大人……你怎么看?」白卿言端起手邊的熱茶問道。

呂晉連忙上前,朝白卿言行禮之後道:「這件事有利有弊,正如諸位大人們說的那般,有可能這只是燕國的拖延之策,他們以三年為期,就是為了借著這三年的時間緩過來,而後同我們大周一戰,這不是沒有可能!」

朝臣們紛紛附和。

呂晉卻話鋒一轉:「但……若是真如攝政王所言,燕國是出於愧疚和想要報答大周,我們大周三年後,說不定真的能夠兵不血刃拿到燕國,前提……是燕國沒有誆騙我們大周,真心誠意同我們打這個賭。」

「所以呢?」呂太尉看向呂晉,「呂大人是贊成打,還是贊成賭?」

呂晉朝著呂太尉恭敬一禮,而後才道:「這個兵不血刃得到燕國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正如燕國攝政王所言,曾經白家軍打下的所有燕國城池,約莫除了這個大都城之外,其他城池上至官員下至百姓誓死抵抗,每每打下來的城池都是城牆被毀的差不多了,百姓也死的差不多了,武將們應當都知道!」

朝中武將紛紛點頭。

「當初百姓為何拼死抵抗,不就是因為燕國的國策對百姓好,而那時的晉國國策對百姓來說,可不算是友善。」呂晉聲音徐徐,「所以當我們接收了燕國城池,還活下的燕國百姓竟然都離鄉背井跟隨燕國離開自己的家!」

這件事,如今站在朝堂之上,年紀較大一些的朝臣都還記得。

「可我們大周現在的國政,對百姓來說可要比燕國好啊!」有官員道。

「是如此,可燕國的百姓又怎么能知道呢?」呂晉笑著道,「燕國有多少識字的百姓,識字的百姓之中又有多少人能關心他國國政,關心他國國政的讀書人之中又有多少……能夠接觸到我們大周的新政?」呂晉見無官員再說什么,才接著道,「所以……打,我們就要做好慘勝的准備!且慘勝之後還要接收一個爛攤子似的燕國。」

「那要是不打呢?」沈司空配合著呂晉演戲,問道。

「若是不打,同意這兩國合並之策,那么……就要確保兩國以國策定輸贏的合並之策,輸的那一國不會耍賴,也就是確保燕國不會耍賴!」呂晉不緊不慢將話題,往之前白卿言交代他的方向引,「只要能確保燕國不會耍賴,微臣倒是覺得以我大周的實力,可以賭國一試……」

「呂尚書說的輕巧!賭國一試……怎么感覺呂大人不是大周人一樣!還一試!你怎么確保他們燕國不能耍賴!站在這里的諸位誰又敢保證?」有武將忍不住對呂晉翻了一個白眼,心中一肚子的火,覺得這呂晉說了和沒說一樣。

「咱們這是自家人在這里商量,沒有對自家人發火的道理……」白卿言笑著開口,「不瞞諸位,燕國提出的這個以國策定輸贏,賭國之言,我倒是很心動啊!將士們的性命是寶貴的,若是真的能兵不血刃而取燕地,對兩國百姓來說也是好事!」

「陛下!」劉宏上前,「將士舍命……是為護國,陛下不能本末倒置!賭國來護將士性命,微臣為武將,實難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