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糧行被盜(1 / 2)

重生之錦綉嫡謀 南墨離 1038 字 10个月前

八月二十四,早朝,祁陽帝大怒,群臣皆慌。

事情的起因,源於戶部尚書孟權的一道折子。

昨日早朝後,孟權奉祁陽帝之命去華京城內各大商戶手中收糧。

本來,祁陽帝覺得此事定然十拿九穩,沒想到孟權回來的時候,粒米未收,只給他上了一道折子。

奏折的大體意思是說:南方災情頗重,連日大雨又阻礙了糧食如期運進華京,商戶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中存糧不多,無法正價出讓。

祁陽帝見到這封奏折登時便怒火高漲。

這是什么意思?這是在明目張膽的坐地起價!這些jiān商,簡直膽大包天,竟然違抗他的旨意……

「陛下!」

祁陽帝剛想開口說,斬了這些jiān商,便見右相出了列,只得將已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心中卻是暗道,幸虧右相出來的及時,否則他這樣的命令一下,只怕難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因而對著右相自然面sè緩和了許多。

「右相有何見解,不妨說說。」

「陛下,」右相對著祁陽帝恭敬一拜,「老臣以為,孟大人所言之事十有八九是真,這些時日,因為大雨連綿不斷,水路陸路都不通暢,因而商家們進不來糧食,無奈之下加價也是人之常情,陛下乃天下萬民之主,行事自然是為每一位臣民考慮,商人也是您的子民,不能讓他們寒了心啊!」

右相情真意切,言之鑿鑿,將祁陽帝說得愣了半晌。

待回過神來,祁陽帝重重地嘆了口氣,「右相所思甚為周全,朕沖動了。」

左相等人見祁陽帝又被右相幾句話蒙騙過去,心中皆暗恨不已。

可他們也實在無奈,要說祁陽帝這個人,有個最大的毛病,便是聽不得別人說他「不好」,是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性子。

這樣的性情,作為一國之君,實在難有什么大的作為。

因而自祁陽帝登基以來,靠著老皇帝打下的江山,祁國戰事漸少,版圖未增也未減,民生不好也不壞。

待到後世史書評價起這位皇帝,皆只道一聲中庸。

可偏偏是這樣性子的祁陽帝,卻寵幸極有主見,心術不正的右相李儀,時常對他的話深信不疑。

左相身為百官之首,也奈何不得右相,少不得要避其鋒芒。

而這時候,祁陽帝心思已定,左相也沒有辦法再出言反駁,只會讓祁陽帝愈加不喜他罷了。

最終,祁陽帝的決定不會變,他還要背上忤逆君上的罪名,白白讓右相等人占了便宜。

左相看著如今朝中大半的官員皆歸右相驅使,心中不免哀嘆。

什么時候,祁國的朝堂,能再清明一片呢?

其實右相出言勸阻祁陽帝,只有一個目的,便是按他與戶部尚書事先商量好的那樣,讓祁陽帝多拿出銀子來征糧,然後,他們從中賺差價。

這樣的事,他們不知做了多少,因而自然駕輕就熟。

只是,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一次,事情竟然沒有如他們的預料那般,順利地進行下去……

最後,祁陽帝又讓戶部尚書孟權多拿出一倍的銀子,用於征糧,早朝便散了。

孟權喜不自勝,立即應承下來,准備去提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