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皇子協理,揣測聖心(1 / 2)

重生之錦綉嫡謀 南墨離 1137 字 10个月前

墨曜的話剛說完,朝野上下,瞬時靜寂無聲。

片刻後,忽聞祈陽帝大笑一聲,連連點頭贊道:「好,好,好!此話甚合朕之心意,說得好!」

聽話聽音兒,眾臣一見祈陽帝這個反應,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們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眼睛都毒著呢,霎時間,只聽滿朝恭賀贊同之聲,絡繹不絕。

無論他們尋常背後代表著哪一方勢力,此時此刻,大家的口徑倒是出奇一致,俱都應和了墨曜之言,齊聲高頌祈陽帝此舉乃國之大幸。

祈陽帝得了百官齊齊贊頌,自然高興,沖墨曜投去個「做得好」的眼神,才又轉過來面向群臣。

「重開海運這事,朕已思慮良久,朕近日夜讀先祖手札,感慨良多,先祖在時,就曾暢想過海陸齊發之盛況,如今朕有此舉,也算是圓了先祖之宏願,諸位愛卿覺得,朕所言可在理?」

「陛下聖明!」群臣齊聲參拜,朗聲高呼。

祈陽帝滿意地點點頭,「不過海運重開乃舉國大事,朕想問問,諸位愛卿認為,誰能擔綱『先鋒官』這一重任呢?」

昭德殿內又靜了下來,不少官員低垂著頭,小心地拿眼去瞧站在前面的那幾位。

那里站著的,分別是左相右相,端瑾王爺,還有幾位皇子。

現如今祈國朝堂呈現三分之勢,但實際上卻遠不是三足鼎立之形勢。

其中以左相為首的,是少數清貴之臣,有實權的實在不多。

而勉qiáng歸到端瑾王爺和幾位皇子這一派的,大抵屬於中立人士,一向無甚意見。

至於以右相為首的,基本上都是貪利之輩居多,可偏偏,他這一派之中,重臣倒是占了不少,且許多還實權在握。

因而這朝堂雖說看似分出了三派,但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說話權利最大的,還是右相等人。

官場上有句老話,說得是朝臣們時常都長著同一條舌頭,這話倒也不假。

且看看如今祈國朝堂上的氛圍,便知道此言是真。

那離著龍階最近的幾位重臣不開口,下面站著的一群人便都斂眉低目,只管露出個青黑sè的官帽給祈陽帝看,誰也不瞎說話。

如此看來,可不就是都長著,跟他們所「效忠」的「大人」們同一條舌頭么!

這情況也不是一日兩日了,祈陽帝焉能看不清楚?

每每這時,他心中也是極不痛快的。

他不是不知道李家勢大,對文武百官有著極其深重的影響,可誰讓這情況都是他一手造就的呢,當年若不是......

罷了罷了,陳年舊事,再提無益,他現在反應過來還不算晚,他倒是不信了,李家再有能耐,還敢越過他去不成?

他正值盛年,現在開始整肅朝堂,李家再是能為,也不足畏懼!

打定了主意,祈陽帝倒是不生氣了。

他冷眼看著文武百官,心道你們不發表意見也好,反正這件事他心中早有了決斷,如今沒人來胡亂出主意,豈不更合他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