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妹妹們(1 / 2)

總有人覺得能掌握別人的命運,方蟄從來不會把命運交到別人的手里。錢這個東西是賺不完的,還是一個制衣業老板的時候,方蟄唯一的價值就是創匯。外匯這東西,在國內和在國外是兩個概念,對一個企業家而言。

一個民營企業家,這種創匯能力的價值進一步被放大。什么意思呢,外匯不要帶回來,可以用本國貨幣直接換取外匯留在國外的交易。

性格柔弱的方麗姝不會質疑方蟄的意思,她對未來的要求不高,安安穩穩的工作,把孩子養大。方蟄是她的依靠,沒孩子還能有點想法,有孩子算是斷了方麗姝的念頭。總之這輩子對她來說也就是這樣了,她可不是姐姐。

離開辦公室的方麗姝找到姐姐,語氣很不好的抱怨:「你看你都給我找的什么事情?」

方麗華沒有反駁,嘆息一聲:「小秦這個人啊,小市民的心態太重了。」

方麗姝冷笑道:「殷經理給貸款之前,我找她幾次都沒見到人。要不是看在她家姆媽的面子上,我今天就不會見她。」秦麗麗的母親是方家姐妹母親的小姐妹,兩家關系一直不錯。

江浦大橋已經通車,驅車前往比往日做lún渡不可同日而語。發展經濟首先要搞基建,從這個層面來說,華夏政府做出了英明的決策。或者說,從建立之初,華夏執政黨的大致方向是正確的。走過彎路,這是不可避免的。即便是走了彎路,也為後來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已經習慣了坐在後排的方蟄,看著窗外的大橋,遠處的滾滾江水,腦子里是二十多年後的松江。這個國家,正如太祖的那句詩,天翻地覆慨爾慷。

作為一個七零後,成長的過程中接受的各種信息,無疑不透著一股濃濃的悲觀情緒。對大洋彼岸的米國盲目崇拜,同齡人一塊吹牛,開口閉口米國如何。想起來都覺得可悲,但卻又很現實,現在的華夏真的落後,不是重生話,誰給方蟄信心?

大廈地基還在施工中。按照設計,地下是車庫。靠著江邊的地下水多,施工難度增大了不少,這也是早起工期比較慢的原因。見到方蟄這個大佬,某「中」字頭的施工隊負責人一臉笑容的出現,這可是個大活,老板對質量要求高了點,給錢卻很干脆。

「段經理,大概還有多久地基和地下車車庫能完工?」握手寒暄之後,方蟄問了一句。

「年底前能弄好,沒辦法,這里的地質條件決定了施工難度。」段經理實話實說,反正按照設計標准來做,預付款已經付了,足夠弄好地下工程。這么大的工程,真不敢偷工減料。

「方總要不要進去看看?」蔣韻在邊上問一句,方蟄搖搖頭,站在路邊看著圍牆:「進去干啥?人家在施工呢,別給工程隊添亂了。我們又不需要搞形式主義,天氣熱,回頭給送點降溫物資來,這個事情不能耽誤了。今後逢年過節的,准備點慰問品送來。」

「謝謝方總,你放心,這工程我們一定給做的漂漂亮亮的。」段經理表示感謝。

「感謝就不必了,質量合格,一分錢都不會少你們的。質量不合格,查到就必須返工。不然工程款就別指望了。」方蟄倒是很直接的指出要害處,段經理倒是一點都沒尷尬的意思,反倒笑的很開心道:「這是自然的,遠大公司在付款方面,做的是最厚道的。」

「這就對了,談感情傷錢,談錢傷感情。我要是的工程質量和進度,你們要的是賺到該賺的錢。照合同辦事,其他的都是小節!」方蟄刻意挑明了說,算清楚了才能少麻煩。

站在外面看了一會,方蟄便返回對岸,路上蔣韻費解的問:「方總,公司投入這么大,你怎么好像注意力並不太集中在這棟大廈上。」

「這就是個死東西,短期內都得用公司的錢來填坑。只要監督部門盡職盡責,作為業主我的主要任務是找錢來填坑。這棟大廈一半以上的款項需要貸款來解決,貸款是要還的。為了避免破產留下一棟爛尾樓,我得到處找錢來填坑,這才是我的主要工作。」

蔣韻被這話說的安靜了,作為方蟄的助理,她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盯著監督那邊。將來出了質量問題,她也是有責任的。

一個電話進來,方蟄接聽後嗯嗯兩聲,示意司機開車到外國語大學。

等在這里的段落梅沒有東張西望的意思,安靜的站在那里。看見方蟄的車過來,上前打開車門:「哥,你來了。」方蟄下車看她身後一眼:「東西呢?」

「東西不少呢,得去樓下。」段落梅有點不好意思,方蟄聽了笑道:「不用什么都帶走,帶點換洗衣服和化妝品就行了。你到我那先呆幾天,等人過來接你。」

段落梅露出欣喜之sè道:「哥,我的事情,你沒跟家里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