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討價還價(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025 字 10个月前

傳世的度母像非常多,各種材質的都有,其中最好保存的無非是金銀銅等金屬雕像,其中尤以銅鎏金度母像或者銅度母像居多。

徐景行看到的這一尊銅鎏金的度母像就是銅鎏金度母像中的經典造型,溜肩蜂腰,聳乳豐臀,盤坐於雙層蓮座之上,身形端庄,神態柔和,雙手疊擱與小腹之前,上半身幾乎不著寸縷,只有脖子上掛著的佛珠串遮住了關鍵部位,另外手臂上還纏繞著輕盈的彩帶。

不過跟一般度母像不同的是,這尊度母像不是常見的批發半攢,而是戴著庄嚴的五佛高冠。

只是這尊度母像是綠度母還是白度母,又或者是其他度母化身,他就看不出來了,畢竟他對這個沒什么研究,而且度母化身那么多,造型千差萬別,就算是那些專家學者來了不查資料都不見得能分辨出來。

但要是討論這尊度母像的藝術性,那正是他所擅長的。

這尊度母像猛地一看,造型非常普通,就是一尊坐像而已,而且坐姿也沒什么奇特之處,不像是什么有藝術含量的作品,可是細細品味卻不難發現這是一尊平淡中見神韻的好作品,工匠們硬是把造型普通風格朴實的坐像塑造出了庄嚴慈和的感覺來,不管是開臉坐姿還是瓔珞彩帶,仿佛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一般。

這種手藝或許算不得特別高明,但也不是一般匠人能做到的,應該是經常這么做的老匠人的作品,而這讓他想起了他的同行趙長發,那位木雕藝人或許沒什么創造性,可是手藝卻異常嫻熟,一輩子只做拿手的活兒,到現在已經到了閉著眼睛都能做完的地步,做出來的作品就有類似的效果,猛一看平平無奇,再細看卻給人以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所有的細節都很自然。

說的誇張點,這尊度母像的造型和做工幾乎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根本不需要什么花哨的內容來吸引眼球。

另外這尊度母像的保存狀況還挺不錯的,鎏金層基本完好,只有底座上那些凸出來的蓮瓣處有些許的磨損脫落,但並不影響佛像的庄嚴性,反而給佛像憑添了幾分歲月感。

當然,最讓他喜歡的還是這尊度母像那比較qiáng的物性和數量不少的靈氣。

然而佛像是好佛像,價格呢?

如果對方要價比較高,他要不要出手呢?在市場價以下倒是好選擇,吸收掉里面的靈氣以後轉手賣掉還能小賺一筆;可如果對方的要價在市場價以上,他想吸收里面的靈氣就只能吃點小虧了,相當於是花錢買了些靈氣。

按說吧,靈氣是個好東西,沖著能改造身體素質這一功能,靈氣就當得起「無價之寶」這樣的稱呼,花點小錢買點靈氣怎么看都是他賺大了。問題是他的身體素質已經極好了,如意手套里還儲存著大量的靈氣,這尊度母像里面的那點靈氣就顯得有點jī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