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山水泉城(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037 字 10个月前

其實說到英雄山文化市場,這里不光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古玩市場之一,本身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是一張城市名片。

別的不說,市場里那組號稱是「當代清明上可圖」的《山水泉城》青花瓷壁畫,以及西門入口處的藝術銅雕壁畫,就稱得上是jīng美絕倫了。

先說那組《山水泉城》青花瓷壁畫,那壁畫將省城的十八處盛景融為一體,以青花瓷這種古老的技藝呈現在世人面前,整幅畫卷長38米,高1.7米,從構思到燒制成功,耗時接近兩年時間,采用的是傳統工筆兼寫意的技法繪制,燒制技巧使用的則是釉下彩的燒制技藝,用淡雅的sè彩和巧妙而新穎的構圖,將「山、泉、湖、河、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將「泉城」的jīng髓以這樣一種方式展現出來。

最巧妙的是,置身於英雄山文化市場的《山水泉城》青花瓷壁畫,畫面里也有英雄山文化市場這一道風景,也就是說人們可以站在文化市場里面從另外一個角度欣賞文化市場這一道獨特的人文景點。

這一組青花瓷壁畫面世以後,在文化領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甚至帶動了文化市場的經濟效益。

嘗到甜頭以後,市府那邊又邀請一眾文化人和手藝人在西門入口處創作了一組藝術銅雕壁畫。這一組藝術銅雕壁畫分兩個主題,一是《鳳鳴歷山》,一是《儒行天下》。

歷山就是千佛山,是千佛山以前的名字,也是省城三大名勝之一,因為古史記載舜曾經在歷山耕種過,所以歷山也叫舜山、舜耕山,後來因為盛唐時期這里依山鑿佛,佛像數量多達數千尊,所以更名為千佛山。

當然,跟歷山相關的故事可不止這么點,而是非常多,可以這么說,歷山的歷史,就是省城的歷史,歷山幾乎已經成了這座城市的一個代名詞,所以這組藝術銅雕壁畫才被命名為「鳳鳴歷山」。

《鳳鳴歷山》將大汶口彩陶、龍山黑陶、舜的化身等遠古的齊魯文化元素融為一體,展現的是這塊土地上文化和人文在初始階段的一個狀態,比喻那時的齊魯文化就像初生的鳳凰一樣剛剛開始成長。

而《儒行天下》則講訴的是「孔子講學」「孟子游說」等儒家文化典故,將儒家文化的發展、成長跟這塊土地牢牢的粘在一起。

於是,氣勢蒼勁恢弘的銅雕壁畫和氣質淡雅婉約的青花瓷壁畫在英雄山那漫山的紅葉下面相映成趣,不但提升了英雄山文化市場本身的眼球效應,更增添了濃濃的文化氛圍,讓人們在逛市場的同時還能順帶著了解一下這塊土地、這座城市的自然風景和文化元素,可謂是匠心獨具。

徐景行在網上了解到以後,專門跑到兩組壁畫前邊觀摩,在看過之後也不得不由衷的豎起一根大拇指,給這些個藝術創作者們點個贊,也讓他意識到當代還是有非常多的真正的藝術創作者,這兩組壁畫別說擱現在,就是擱到古代,跟一些大師們的作品比起來也不遜sè多少。

當然,殷曉靜不太看得懂這些,只能瞧個稀罕。

不過殷曉靜始終保持著記者的好奇心,身邊又有個行家,充分發揮了不懂就問的jīng神。

於是徐景行當了一次業余講解員,只是他這個講解員實在有點不走尋常路,講的內容太深奧了,不講這壁畫的來歷規格等基本內容,講的全是構圖、布局、空間、層次、畫面感、繪畫技法、雕刻技法之類的專業知識,偏偏他還能把這些枯燥無味的內容講的深入淺出,能讓外行都聽得懂,這就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