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六賊無蹤(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584 字 10个月前

徐景行在完成這件以「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為題材的擺件之後,停工一天,啥也沒做,好好的在四合院周圍逛了一天,美美的放松了一整天。

沒辦法,這些天確實太累,先是耗盡jīng氣神刻了一篇《誡子書》,跟著就搞了這么個大工程,就算是他,也有點扛不住。

休息一天之後才接著回去工作。

依然是《紅樓夢》題材,這本書里有太多的畫面可以刻畫。

光是十二金釵以及十二副釵就夠他做好幾個系列了,再加上書中出現過的jīng品小詩詞,又是一個大工程。

十二金釵和十二副釵這個系列,他主要做牌子,正面是人物像,背面是判詞,沒有判詞的就又他自己補上,或者摘錄前輩古人的評語,反正有畫有字完全符合牌子的格式,再得體不過。

而且這些牌子上全是中規中矩的內容,沒有做的像之前那件擺件那么復雜,畫面或悲傷或平和或英氣或凄婉,唯獨沒有那種冷冰冰的現實和血淋淋的沖突,都挺美好,適合任何人收藏把玩。

當然,這樣一來,這些牌子的價格肯定不會太高,頂多比市場價稍微高個一兩成。

不過這才正常,畢竟是開店,就算走jīng品路線,也得准備一些jīng品中的低檔貨。

這些十二金釵以及副釵的牌子還有之前做的一百零八將牌子都是這種,都是純粹的玉牌,沒什么特殊功效,但適合把玩收藏,雕工、材質、題材都是jīng品,不管什么時候都不缺買家。

沒錯,只要還有人讀四大名著,相關題材的作品就不缺買家。

就拿《水滸傳》舉例,現在很多人批判這本書以及書中的人物,覺得那些人根本不算什么好漢,個頂個全是大惡人,不值得推崇等等,甚至有人說《水滸傳》根本算不上名著。

但就算如此,依然有很多人喜歡這本書,喜歡這本書里的很多人物,相關題材的作品依然有無數人追捧,畢竟愛好這個東西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很多人就喜歡《水滸傳》,誰也不能說什么。

而且《水滸傳》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都不比其他名著差,能得到大眾的喜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至於現在流行的解構和反傳統風cháo,並不會影響這本書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

在《紅樓夢》之後,就是《西游記》了。

不過估計看過《西游記》原著的人並不多,因為單純的讀書,從文字角度來欣賞,《西游記》的jīng彩程度跟電視劇相比要差一些意思,而且電視劇拍的確實經典,就算現在再看電視劇,除了道具特效有點落伍,其他方面都是無可挑剔的,尤其是演員的演繹實在太過jīng彩,以至於人們提到西游記,腦子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章老師他們演繹的那些個經典形象。

包括徐景行。

另外《西游記》原著中的主角形象可不是那么討喜,相反,同樣充斥著濃濃的黑暗風,只有唐僧才有點主角的樣子。

而電視劇則完全相反,孫猴子是主角,老豬和沙和尚都的形象也都比唐僧討喜,甚至連白龍馬可能都比唐僧有人緣,因為唐僧在電視劇中老干一些腦殘的事兒,就跟《水滸傳》中的宋江一個德行,pì本事沒有還動不動就念緊箍咒,最後還得靠孫猴子來撐場子。

當然,原著跟電視劇孰好孰壞不太好說,因為原著是原著,電視劇是電視劇,電視劇是面對全部年齡段觀眾的,甚至有點偏兒童向,自然不能搞的跟原著一樣黑暗。

但只談群眾基礎,那百分百是電視劇版占優,或者說是占據絕對上風。

所以徐景行沒考慮太久就決定以電視劇版為主進行二次創作,不管是人物形象還是故事情節方面,反正真計較起來,《西游記之》中可以當做雕刻題材的故事也不是太多,比較適合的也就「豬八戒背媳婦」「豬八戒吃人參果」「豬八戒偷西瓜」「孫悟空偷蟠桃」這些。

沒辦法,誰讓《西游記》中最出彩的兩個角sè都不是人來著,一個猴子一個豬,都是十二生肖之屬,比較好發揮,隨便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就能弄一個喜慶的畫面出來,所以他暫時能想到的題材多是以這兩位為主。

當然,也有「大鬧天宮」這種熱血型的。

另外以花果山為題材也可以做不少jīng彩的山子擺件,有山有水有猴子,多唯美的山水畫面。

所以盡管《西游記》中的主要角sè只有四個,可是能發揮的空間反而更大,隨便將孫猴子從出世到成佛,基本上截取任何一個畫面都能撐起來一件作品。

不過等他完成《西游記》系列之後,最讓他滿意的幾件作品卻多是以唐三藏做主角的。

第一件雕的是唐僧牽著馬離開長安城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