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 塞夫爾瓷器(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556 字 10个月前

徐景行簡單統計了一下,周毓秀要賣的這些物件加起來怕不是有小二百件,從大件家具甚至於床,再到發飾、梳妝盒、小雕塑、油畫、燭台、茶具、望遠鏡、懷表這種小物件都有,要是全買下來,估計得一個億,至少。

最妙的是,這些物件完全可以當做一整套,搬過去基本上就齊活兒了,啥都不缺的那種。

畢竟是周毓秀二十多年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而且攢下來的都是適合放在家里的,不適合的人都不要。

好吧,缺了張書桌,在於明秀那兒。

其實也不止缺了一張書桌,能看得出來已經一些原本應該有東西的位置已經變成了一片空當,明顯被人捷足先登,如果不是這些物件的市場價都比較高,可能早就被人搬空了。

轉了一圈後回到一樓客廳,周毓秀開始泡茶。

用的是全套歐式茶具,細節處都很贊,不過不是古董,而是新的。

如果周毓秀用的是古董茶具,徐景行還真就不喝這個茶了。

古董這玩意兒,買回來收藏收藏就行,真要用,那得好好看看到底是什么東西,像書桌、櫃子這樣的仔細處理一下再用還能接受,床那玩意兒他就不太能接受,茶具、餐具這些就免談,再貴再好也只會拿來看,而不會真的用那玩意兒喝茶吃飯。

很顯然,周毓秀的想法也跟他一樣。

要知道周毓秀這里可有著為數不少的古董茶具,剛才在樓上還看見一套銅鎏金配塞夫爾瓷的jīng美茶具。

用銅鎏金工藝做的是茶盤、杯架,杯子、勺子等才是用塞夫爾瓷做的。

銅鎏金的杯架沒什么好說的,造型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但那一套塞夫爾茶杯真叫一個jīng美。

一整套差距大大小小的杯子、壺加起來有二十多件,件件都是那種經典的白、金配sè的瓷器,在潔白的器具上或者描有金邊,或者繪制著金sè的圖案,簡單但充滿異域風情的配sè讓那一套茶具看起來典雅又貴氣,看著非常喜人。

另外那些茶具上的描金圖案,整體水平比國內那些老瓷器要高一個檔次,那都是真正的畫家們畫出來的好東西,是真正的藝術品,這一點,連徐景行也不得不佩服。

當然,塞夫爾瓷廠是法國皇家專用瓷廠,里面的工匠和藝人的水平確實比較高,燒出來的瓷器自然jīng美。

再加上當時的歐洲正處於文藝非常興盛的狀態,人們對瓷器的喜愛又格外的qiáng烈,當這兩種元素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所迸發出來的靈感自然是無與倫比的。

這倒不是徐景行妄自菲薄,而是事實。

雖說歐洲那邊的瓷器的根子在華夏,但在很多方面,歐洲那邊走的卻是比華夏更遠,尤其是在現代科學研究思維的引導下,那邊的瓷器工匠是在用做科學實驗的jīng神來不斷改善瓷器的燒制工藝,塞夫爾早期那批工匠在獲得全套的景德瓷制作原理和配方後,一遍又一遍的做實驗,並且將每次實驗記錄都記下來,那些寶貴的文字資料現在就保存在德國德累斯頓國家檔案館內。

在這種jīng神的指導下,歐洲那邊的工匠們終於制作出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跟話下瓷器媲美的瓷器,塞夫爾瓷廠就是其中的典型。

別的不說,就說這簡單的描金工藝。

國內也有,而且早早就有了,但這工藝從誕生一直到民國時期,幾乎都沒變過。

而塞夫爾瓷廠里的描金瓷器卻在工藝上做了很多改進,以至於繪制在瓷器上的金粉不但勻稱細膩sè澤更亮麗,而且非常堅固,幾乎沒有脫落的風險,耐久性極高。

還有原理跟德化瓷一樣的雕花瓷工藝,塞夫爾個做了更大膽的變化,在吸收德化瓷創作原理的基礎上,大膽的把歐洲流行的美術、雕刻文化融合進去,從而創作出了寫實度更高、風格更鮮明的塞爾福瓷器,讓塞夫爾瓷成為當時歐洲最受歡迎的瓷器。

再比如說骨瓷。

骨瓷這玩意兒其實原本是歐洲人在沒有獲得華夏瓷燒制配方和工藝之前的一種嘗試,但這種嘗試卻成為一種意外之喜,骨瓷的質地更輕盈更透亮,燒制難度也更簡單,成本更低,可以用較小的成本燒制出品質很出sè的中高檔瓷器。

雖然在透亮輕盈這方面無法跟華夏的薄瓷相比,但勝在可以大范圍推廣,可以讓普通民眾也能用得起這種品相極好的瓷器。

而華夏的薄瓷卻是真正的高端玩意兒,普通人可能見都沒見過,更別說使用。

反正吧,作為一個傳統的華夏手藝人,看到歐洲那邊的種種出彩的工藝和作品,要說心里不泛酸那是不可能的,畢竟歐洲那邊很多手工藝都是從華夏學過去的,甚至是偷過去的,但到最後,人家卻做的比華夏更好,你說這滋味能好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