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四紳選才(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412 字 10个月前

......

夜晚,胡大娘家的西屋內,燈光明亮柔和,李延慶正坐在炕上專心致志地做功課,今晚的功課是默經《千字文》和《百家姓》各三遍,再抄唐詩二十首,《千字文》和《百家姓》是兩年前教過的東西,姚師父怕學子們忘記,便讓他們溫故而知新。

學子們在學堂中大都呆了兩年,小有基礎,現在不光要學《論語》,還要背古文唐詩,一些學業長的大齡學子甚至還要嘗試寫詩填詞作對。

姚鼎雖脾氣古怪,卻是個明師,李延慶也靜下心,認認真真地跟隨師父讀書學習。

房間里十分安靜,大黑正趴在李延慶身後全力以赴地對付一根大筒子骨,這是李大器專門買給它的犒勞品,獎勵它奮不顧身保護小主人。

李大器卻坐在大桌前發呆,今天下午他找到了堂弟李大光,從他口中知道了事情原委,還沒有等他從震驚中恢復過來,族長李文佑便派人送來了五十貫錢,是他四年工錢的返還,另外還有兒子三十貫的潤筆錢,折合成三十兩白銀。

此時在李大器眼前除了三錠白花花的銀子外,還有一張地契和十貫錢,十貫錢是他四年抄書的血汗錢,被劉承弘搶走,大管家又還給他們了,三畝地契卻是祖父留下的祖田,幾年前被保正李真以極低的價錢qiáng行買走。

李大器鼻子一陣陣酸楚,他失去的一切又回來了,要是慶兒娘還在,那該多好。

不知過了多久,李大器抹去了眼淚,起身來到炕前,他盤腿坐在兒子對面,qiáng顏笑問道:「慶兒,讀書有收獲嗎?」

李延慶一邊寫字一邊回答:「怎么會沒有收獲呢?今天雖然才是第二天,但昨天學堂上的功課發下來了,姚師父批評我寫字有隸書的藏鋒,卻無楷書的變化,不楷不隸,不倫不類,建議我先寫一年的隸書,再寫兩年的楷書,最後再寫兩年的行書。」

李大器因為以前兒子寫字象鬼畫符,後來突然寫得很漂亮了,所以他一直很興奮,卻沒有注意兒子寫字中的細節,今天這樣一說,他便仔細看了看兒子的功課,還真是這樣。

「你們師父看得很准,方法也對,你就好好聽師父的教誨。」

「嗯!他如果說得對,我就聽。」

李大器心事重重,卻沒有聽出兒子話中有話,他沉吟一下道:「慶兒,爹爹和你商量件事。」

「爹爹要說什么?」

「爹爹今天和羅掌櫃說好了,你最多再寫三本小說。」

「為什么?」李延慶停住筆,不解地望著父親。

「其實你今天說得對,你要讀書,學業很忙,根本沒有時間寫小說,要想考上科舉,必須全力以赴,十年寒窗苦讀,絕不能三心二意。」

李延慶心中頓時反感起來,怎么又是科舉,自己去讀書,可不是為了考什么科舉。

李大器見兒子臉sè不對,連忙改變戰術說:「你喜歡寫小說,爹爹不是不同意,只是你現在還小,你也知道方仲永的故事,等你好好讀了十年書,到十六歲時,然後你再全身心寫小說,爹爹絕不會再攔你。」

父親這番話讓李延慶心中稍稍舒服一點,他也知道自己現在寫小說還太早了一點,只是為了改變家中貧寒,他才不得不提筆,只是自己如果不寫小說,將來家中又靠什么生活?

李大器明白兒子的擔憂,連忙道:「今天你四叔告訴我,縣里准備在明年初和各大鄉紳聯合修鄉志,族長便推薦我和另外兩人主修孝和鄉志,每月有五貫錢收入,這一修至少要好幾年,加三畝祖田我打算租出去,每年也有點糧米收入,雖然談不上富裕,但至少也衣食無憂了。」

李延慶想了想便道:「三畝田就給胡大叔種吧!也不要什么田租,胡大叔幫助我們已經夠多了。」

「依你!依你!」

李大器一連聲答應,只要兒子肯好好讀書,這些小事都不是問題,他心中高興,又笑道:「明天我去買些衣物糧米,再買點家具,等房子修好了,咱們就搬回去開始新生活。」

李延慶嘻嘻一笑,「再給爹爹娶一房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