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縣城偶遇(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765 字 10个月前

他拉著李延慶走進了對面的林記酒館,上二樓找一個靠窗的位子坐下,李冬冬點了四五個菜,要了一壺酒,便笑問道:「小老弟怎么會在縣里。」

「我來書坊買一些書,冬哥怎么也在這里?」

「不瞞老弟說,我這次回鄉,一是祭祖,其次是想買一批葯材回京。」

「冬哥不是賣茶嗎,怎么又賣葯材了?」李延慶不解地問道。

李冬冬笑了笑,「光賣幾碗涼茶能賺多少錢,交房租都不夠,還得做做別的營生才行,正好我認識一個葯牙人,他聽說我要回鄉,便托我買幾千斤咱們湯yīn縣的特產熟黃連。」

「冬哥跑這一趟能賺多少錢?」

李冬冬笑著擺擺手道:「一般人我不說,但老弟要問,我就不瞞了,就這個數!」

李冬冬伸出兩根手指,李延慶笑著:「兩百貫!」

「哪里有啊!二十貫。」

李延慶頓覺驚訝,「幾千斤葯材才賺二十貫!」

「你以為能有多少,我就只賺個辛苦費,大頭在牙人那里,是牙人的本錢,要是我的本錢,這一趟我至少能賺三百貫。」

牙人就是中介,給買家賣家牽線搭橋,中間收取佣金,一些有本錢的牙人就變成了中間商,賺取更大的利益,李延慶當然也聽說過,只是沒想到看起來家大業大的李冬冬居然為二十貫錢奔波,看來他在京城混得也並不如意。

「冬哥前兩天說東京到處是錢,為什么不做點別的買賣。」

李冬冬搖搖頭,「東京的錢是很多,卻不好賺,象鹽、茶、酒、礬、鐵、香葯都是官營,你敢參合進去,輕則血本無歸,重則吃官司下獄,而且很多營生就算不是官營,也是被權貴壟斷了,搖身變成行頭,設立各種行會來限制,總之一句話,賺錢要有本錢和權勢,象我這種一無權勢二無本錢,也只能跑跑腿,或者賣幾碗涼茶做小本買賣。」

「那冬哥為什么不回縣里做買賣?」

李冬冬苦笑一聲,「你若去京城見了世面,就看不上這種小縣城了,說實話,縣城雖然不錯,但錢太少了,剛才那家包子鋪,東主我認識,一家五口人起早貪黑,累死累活一個月才賺六七貫錢,還不能雇伙計,現在湯yīn縣雇一個伙計,一個月最少也要三貫錢。

京城那邊貴一點,要五貫錢,我的茶鋪也雇不起,我負責點茶燒水,渾家跑堂賣茶,一個月也最多賺十幾貫錢,卻打腫臉充胖子,回鄉冒充京城的闊佬。」

李冬冬本來只是想說湯yīn縣太窮,可說著說著,便把自己扯進來了,加上他喝了幾杯酒,說話就不著邊際,把自己老底給抖出來了。

這其實也是他心中苦,平時又不敢說出來,只能找李延慶這種半懂不懂的小孩子倒倒苦水,他也不怕李延慶給他宣揚,反正小孩子說話的沒幾個人相信。

李延慶倒是有一點想法,他也知道在湯yīn縣賺錢不易,在鹿山鎮就更難了,象胡大叔給人殺豬,運貨,賣苦力,另外還要種田,這么多年也只攢下幾十貫錢,父親更是可憐,四年才攢了十貫錢。

大宋物價不貴,東京也不過斗米三十錢,在盛產糧食的大平原地區還要便宜,湯yīn縣一斗麥子也才十五文錢,對於普通種糧人家而言,吃飯穿衣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家中沒錢。

要想賺錢還得打京城的主意,所以他對這個李冬冬頗有興趣,正好李冬冬沒有本錢,而他李延慶有,如果雙方能合作,倒也是個投資的途徑,更重要是李冬冬是同族人,有家族這條線牽著,李冬冬不敢坑自己。

「冬哥這次買葯用了多少本錢?」

「其實也不多,大概一千貫,再扣去人工船費,最後能賺三成的利。」

李延慶身上有兩百兩銀子,倒是可以投進去,不過這件事他不能急著做,最好先和族長談一談。

「冬哥打算什么時候回京城?」李延慶又問道。

「現在還在收貨,大概要月底了。」

李冬冬是個極為jīng明之人,他之所以要籠絡李延慶,並不是因為李延慶會寫幾幅對聯,而是因為他聽族人說,族長極為看重李延慶,如果李延慶肯在族長面前說幾句好話,說不定他就能在族長那里借到錢了。

李冬冬已經不想開茶鋪,他主顧都是些底層賣苦力的粗人,賺不了幾個錢,而且渾家跑堂還總被那些粗人tiáo戲,他這幾年在京城也漸漸摸到了路子,他想改行做牙人,如果有本錢就賺得更多了。

想到這,李冬冬給李延慶夾了一筷子菜,笑道:「慶哥兒能不能替我給族長說說好話。」

「要說什么好話?」

「這次我想多收點葯,可身上本錢不夠,我想問族長借五百貫錢,但族長不相信我,哎,我一籌莫展啊!」

李延慶笑了笑道:「如果你只想自己賺錢,我估計族長是不會答應的,你應該想著和家族一起賺錢,自己也有利,不更好嗎?」

李冬冬沉默良久,低低嘆了口氣,「你說也對,這些年在外面打拼,眼看著身邊不少人都發了財,路子也找到了,可就是沒有本錢,到處借錢也借不到,卻從沒有考慮過與家族合作,你倒是一句話把我提醒了。」

李延慶笑道:「這樣吧!族長那邊我去說,我這里也有點本錢可以投進去,你、我再加上家族,咱們一起合作,三方都得利。」

李冬冬jīng神也振奮起來,「那我們就一言為定,如果老弟和族長說好了,後天來我家里,我們再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