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521 字 10个月前

這就叫冥冥中自有天意了。

周春又囑咐李延慶兩句,便告辭走了,李延慶連忙翻看周春留下的筆記,內容果然非常詳實,不愧是河北第一大儒的手筆,引經據典,甚至還指出了判決的錯誤,令李延慶驚喜不已,他連忙取出紙筆,開始一邊看一邊抄,漸漸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

發生在酒樓中的斗毆事件由於當事雙方的緘默最終沒有發酵,雖然事件一度在士子們中間小范圍傳播,但並沒有引來官府的關注。

很快,隨著州學的入學考試報名開始,更多年輕生員涌入安陽縣,使安陽縣更加熱鬧,話題也不再局限於科舉,州學的入學考試也漸漸成為安陽縣關注的焦點。

在安陽縣城東有一座占地四十畝的大宅,大宅主人叫做鄭升,是安陽有名的大地主之一,他還有另外一個比較特殊的身份,是大宋太子趙桓的岳父,當然,他並不是太子妃的父親,而是太子庶妃鄭氏的父親,女兒地位雖不高,但他也是相州少有的皇親國戚。

外書房內,大腹便便的鄭升正負手來回踱步,他長得十分肥胖,臉上的肉堆積在下巴上,使下巴變成四層,下身尤其肥碩,活像一只穿上了衣服的河馬。

這些天鄭升也有點焦慮,他的小兒子鄭榮泰今年也從太學回來,准備參加即將舉行的發解試,鄭榮泰在太學也只是在外舍讀書,層次比較低,遠不能和上舍生趙玉書相比。

如何讓兒子考中舉人,甚至考中頭名解元,就成了這幾個月鄭升一直在冥思苦想的問題,從學識上,他兒子肯定考不上舉人,找人替考,但又實在找不到和他兒子身材相似的替考人,那么只有靠權力運作的辦法讓兒子登頂了。

鄭升也曾經考慮過讓自己女婿,也就是太子殿下出面,但這個想法被長子qiáng烈反對,太子去年才被冊封,就進行科舉作弊,這件事若傳出去,不僅會嚴重影響太子的名聲,女兒在東宮的地位也將岌岌可危,鄭升不得不作罷,只能自己想辦法。

就在鄭升焦慮不安之時,有丫鬟在堂下稟報,「衙內回來了!」

鄭升一回頭,只見長子步履匆匆走進院子,鄭升連忙擺手,讓丫鬟都退下去,他迎上前問道:「賈通判怎么說?」

鄭升的長子叫做鄭榮平,年約二十七八歲,長得也頗為富態,但比他父親稍微瘦一點,而且十分jīng明能干,他剛剛去找了相州通判賈筌,通判是州府第二號高官,相當於唐朝的郡丞。

賈通判和鄭家的關系極好,他希望走太子路線,使自己能平步青雲,所以他一直很照顧鄭家,這次鄭氏就想通過他的權力把小兒子推上解元的位子。

鄭榮平笑道:「既然父親提出要求了,賈通判怎么會不答應,他已承諾讓三弟中舉,同時也表態會盡力讓三弟奪得解元。」

「只是盡力?」

鄭升有點失望,盡力和承諾的含義完全不一樣,鄭升不高興道:「他為什么不承諾讓榮泰直接為解元?」

「賈通判說,關鍵是主考官很難打交道,他現在根本見不到主考官,也無法遞條子,賈通判還說,這個歐陽珣是出了名的耿直,這種人千萬不能和他討論幫忙中舉之類的事情,否則他會直接捅到官家那里,官家會以為是太子指使,對太子就很不利了。」

「那他說怎么辦?」

「賈通判說,只能從副主考郭百頌那里著手,他提出兩個方案,首先三弟的卷面要好看,他希望父親事先找好捉刀人。」

「讓人替考嗎?」

「不是,這會被其他太學生揭發出來,很危險,賈通判說,他可以創造條件,讓三弟和里面監考官聯系,然後由捉刀人做題後再由監考官遞進去,因為審卷院關閉後,主考官就無法巡視了,監考官都是他的手下,事情就好辦了。」

鄭升心中不由暗罵一聲,明明還有很多辦法,但賈筌偏偏選了這么一個下策,說明他也不想承擔風險,一旦出事,他就推得干干凈凈,裝作什么都不知道。

鄭升無奈,又問道:「那第二個方案是什么?」

「第二個方案是接著第一個方案,讓我們拿出兩千兩銀子,由他來送給梁知州,賈通判說,這件事需要知州沉默才行。」

竟然要兩千兩銀子,鄭升著實開始肉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