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軍營顯威(上)(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79 字 10个月前

昨天下午,他終於能拉滿一次銅弓,他拉開一半到拉開滿弓,他足足用了十天時間,但這道坎一旦跨越,他便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了。

李延慶催動馬匹沿著百步線緩緩奔跑,馬越奔越快,當他找到最佳感覺時,他猛地拉滿銅弓,鐵箭頭觸指即發,一支鐵箭閃電般射出,以一種比普通狼牙箭快數倍的速度射向百步外的箭靶,鐵箭正中靶心,直接箭靶的木板射穿了一個洞。

這時,身後傳來一陣鼓掌聲,李延慶回頭,卻是師傅周侗,他不知什么時候來到自己身旁。

今天周侗的臉上已經沒有了平時的嚴厲,臉上帶著少見的笑容,他心中著實欣慰,他當年失敗過的目標,李延慶卻成功了,真的在一個月內將弓力從一石提升到了兩石,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周侗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他走上前笑問道:「現在能拉滿弓幾次?」

「學生嘗試過,最多能開三次!」

周侗點點頭,正常使用銅弓鐵箭至少要有三百宋斤的弓力,李延慶現在可以開兩百宋斤,只能是勉qiáng可用。

但銅弓鐵箭重要的不是臂力,而是使用它的技巧,非常微妙也非常復雜,如果沒有超然絕倫的弓箭天賦也領悟不了,這是周侗的不傳之秘,他一個月前口述給了李延慶。

「三次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以後再慢慢積累吧!這幾天把三次開弓鞏固下來,我們沒有時間了。」

「童太尉......已經來了嗎?」

周侗點點頭,「他的軍隊三天後就到湯yīn。」

停一下,周侗又道:「你知道我為什么一定要讓你練銅弓鐵箭?」

「學生不知!」

「因為童太尉最欣賞箭法高超之人。」

周侗注視著他的眼睛,緩緩道:「延慶,為師知道你的抱負,以文入仕,以武報國,而這次童太尉驗兵是你的一次機會,你要抓住了。」

李延慶默默點頭,他終於明白了師傅的良苦用心。

........

這次宋軍大舉北上迎戰遼軍南侵,主要兵分兩路,西路以陝西經略使種師道為主將,率十萬西軍北上,主要是防御遼夏聯手南侵。

而主戰場卻在東路河北兩路,便由太尉童貫親自率十萬禁軍北上,天子趙佶又下旨tiáo二十萬河北地方諸軍配合太尉童貫作戰,共計四十萬大軍迎戰即將到來的南侵遼軍。

太尉童貫雖是宦官身份,但他卻長得頗為高大威猛,下頜也有胡須,或許是常年在外征戰的緣故,他皮膚很黑,顴骨高聳,一雙細長眼睛里不時閃爍著一種冷厲的光芒。

童貫盡管已年過花甲,但他的事業卻正處於上升階段,他掌握大宋兵權已有十年,出征西夏、吐蕃皆立下赫赫戰功,又善揣上意,深得天子趙佶的信任,動輒統帥數十萬大軍出征,當然,他深受信任也和他宦官的身份有關。

童貫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在生前封大宋異姓王,大宋異姓王雖然不少,但幾乎都是死後追封,無人能在生前獲得冊封。

但機會並不是沒有,神宗皇帝在三十年前駕崩時留下遺旨,奪回燕雲十六州者,可封異姓王。

三十年過去了,沒有人能實現神宗的遺願,但這份遺旨依然有效,當童貫多年前在宮中親眼目睹這份遺旨時,一顆封王的種子便在他心中悄然種下。

五年前,這顆種子第一次發芽,童貫作為鄭允中的副手出使遼朝,他認識了燕人馬植,馬植獻「聯金滅遼」之策,在大宋王朝內部引發了巨大震撼。

天子趙佶熱血澎湃,下定決心出兵收復燕州,就在十五萬jīng銳大軍即將出征之計,南方卻爆發了方臘起義,義軍聲勢浩大,趙佶不得不停止攻燕計劃,改任童貫為江、浙、淮南宣撫使,率領准備平燕之兵前去征討方臘。

這也是童貫人生中的一次遺憾,時隔五年,當今天他再一次率大軍北上之時,他又忍不住想起了藏在深宮中的那份遺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