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店籌備(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654 字 10个月前

李冬冬雇了一輛運貨驢車,匆匆去了。

這時,李延慶才對父親道:「爹爹回湯yīn,順便把楊姨也帶回去,我答應過她的。」

李大器臉sè微微一變,半晌嘆口氣道:「好吧!是該帶她去看一看了,你說得對,無論是妻還是妾,都該給她個名份。」

停一下,李大器遲疑著問道:「慶兒,你真的准備做脂粉生意?」

李延慶微微一笑,「不是我做,而是爹爹做,我還是要繼續讀書求功名,我只是初期幫幫忙,等走上正道後我就不管了。」

李大器欣慰地點點頭,「我也是這個意思,你應該以學業為重,脂粉店的事情你不要管得太多,對了,我和李冬冬談過了,我認為把這家脂粉店做好至少要兩千貫的本錢,可他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那就我們就重新簽了契約,把份子改成三七分,我再拿出一千貫錢,你覺得如何?」

李延慶著實佩服父親的jīng明,股權五五分,以後確實很難做事情,雙方會產生矛盾,把份子拉到三七分,這家店鋪的決策權就歸父親了。

李延慶想了想又道:「還有一個是手下的伙計,必須絕對可靠,李延彪和鐵柱不錯,他們負責做香水,李冬冬負責采購,回頭我再找一個李氏子弟來店鋪里幫忙,楊姨負責收錢,我不想讓李冬冬的親戚參與進來,會毀掉店鋪的,這一點父親絕不能含糊。」

李大器點點頭,劉家那幫無賴他也深有體會,這時,李大器忽然想起一事,遲疑一下對兒子道:「楊姨的兄弟,我也想讓他來幫忙,你看行不行?」

「他是做什么的?」

「他家世代釀酒,本有一點家業,怎奈父親重病纏身,家道已敗,他現在沿街買酒為生。」

李延慶想了想,釀酒和做香水多多少少有點關聯,說不定還可以讓父親投資做蒸餾酒生意,李延慶便笑道:「那就讓他和鐵柱一起做事吧!具體父親自己安排,我就不過問了。」

這時,李冬冬將器皿運了回來,眾人一起搬到內房,這是原來萬東主和老伴的房間,李延慶便准備將它改造成了作坊。

李延彪和顧鐵柱也來了,加上李大器和李冬冬,一共五個人,眾人對這架鐵器皿著實好奇,鐵柱摸了半天問道:「慶哥兒,這是做什么用?」

這其實是一架用生鐵打造的蒸餾皿,外形頗像鑄鐵烤肉架,上面有圓蓋,密封得非常嚴絲合縫,有一個細細的出水管,蒸餾出的香水就是從這里流出來。

李延慶微微一笑,「五貫錢一小瓶的大食薔薇水就是用這個東西做出來的,我估計本錢也不過百文錢,我們材料也都齊全,今晚我就著手試驗一下,以後做成了,香水就是我們的特sè好貨。」

鐵柱和李延彪不太明白了,但李冬冬卻心如明鏡,他心中頓時一陣激動,如果他們也能做出大食香水,那真的就發財了。

李延慶改變了宋人傳統的制香水工藝,他在傳統的浸潤法上再增加一道蒸餾,先浸潤後再蒸餾,當天晚上他便成功了,蒸餾出來的香水更加香味持久,而且香氣更加馨烈透徹,整個胭脂鋪都被香味籠罩了。

李延慶給這種香水起名為蘭黛香水,店名也改為寶妍齋,李延慶一改從前胭脂鋪低端形象,開始走高端路線。

他請人來重修屋檐,不惜耗費兩百貫錢做出了重樓檐,這是一種用木頭雕成的樓牌屋檐,裝在普通屋檐上,立刻變得大氣富貴,檔次極高,上面再扎了絹花,更在富貴上加了絢麗多姿的sè彩,極為吸引人的視線。

另外,進貨渠道也從低端改為中端,汴京周圍有不少生產胭脂及其他化妝品的工坊,它們並不開店,只是將成品用大罐提供給天下各州的胭脂鋪,然後胭脂鋪進行jīng細分裝和打造品牌,最終大部分利潤都留在了胭脂鋪內。

李延慶和李冬冬跑了十幾家胭脂工坊,最終敲定了三家性價比最高的供應商。

水玉坊制作的粉底、香墨和甲膏,梅香坊的香雜什物,比如香餅、香囊、香巾、妝奩、鏡子等等。

至於香葯和明礬需要去官府指定的香葯行購買。

另外胭脂是化妝品的重頭,李延慶選用了西城外百花坊的胭脂,雖然也只是一種中檔胭脂,但品種極多,價格也很便宜,汴京一半的胭脂鋪都從這家工坊進貨。

這便使他們的胭脂品種從原來的十一種增加到二十八種,李延慶又稍微tiáo入少許自產的香水,使胭脂的檔次大大提高,價格便翻了兩倍不止。

由於李大器回家鄉買瓷器需要時間,李延慶便暫時買回一批景德鎮私窯燒制的胭脂瓶應急。

准備了整整半個月天,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