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21 字 10个月前

自從去年弓馬大賽童貫成功將手伸進太學後,童貫時不時找各種理由去巡視太學,找優秀的太學生談話,勉勵他們習文學武,qiáng健身體。

而今年春天更是將新入學的太學生拉去軍營訓練,到現在還沒有結束,這簡直就是明目張膽干涉太學,蔡京心中惱火萬分,卻又無可奈何,他一直想任命一個太學學正,抵消童貫對太學的影響,卻始終找不到合適人選。

秦檜是他面試的第四人,前三個要么資歷不足,要么能力欠缺,他都不滿意,這個秦檜資歷很不錯,看起來也頗為jīng明,說不定真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蔡京又喝了口茶緩緩問道:「今年年初三百名太學新生被拉到軍營訓練,估計要到明年新年後才能返回太學,這里面有不少人應該心不在學業上,不知你怎么應對這件事?」

雖然蔡京說得很含糊,但秦檜已經從張邦昌那里了解到了具體情況,他知道蔡京在擔心什么,這兩天他也專門考慮過這件事,心中多少有了一旦應對之策,秦檜不慌不忙回答道:「下官覺得既然有士子無心學業,那也不必在太學讀下去,去他該去的地方就是了。」

蔡京頓時有了興趣,立刻追問道:「那你具體怎么做呢?「

「下官會針對他們進行一些專門的考試,不合格的士子,自然就請他去別處高就,不用留在太學。」

雖然秦檜的方案不是太讓蔡京滿意,有點籠統,比如他怎么知道誰暗中效忠了童貫,這種事情不會寫在臉上,光靠考試可分辨不出來。

不過秦檜這種qiáng硬的態度卻讓蔡京很欣賞,他點了點頭,對秦檜道:「太學的整頓首先就應『嚴』字當頭,不合適的太學生應該堅決淘汰,比如像那種沉溺騎射,號稱天下騎射第一的太學生,他應該去武學,而不應留在太學,這樣吧!我給你三個月時間,暫任太學學正之位,如果太學的整頓讓我滿意,那我就正式委任你為太學學正,同時兼任國子監博士,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秦檜激動萬分,跪下痛哭流涕道:「相國知遇之恩,秦檜將銘記於心!」

........

李延慶已經在家鄉呆了一個半月,父親李大器在李延慶回鄉的第二天便將幾大箱書雇船送回了老宅,使李延慶在家中能全力以赴的備考科舉。

事實上,經過整整一年多的潛心苦讀,他已經准備得差不多了,他從前世帶來的高效學習方法使他這一年進步極大,相比解試時又更上了一個台階,他信心百倍,等待著科舉的到來。

清晨,在屋後的樹林內,李延慶正默默背誦著他整理的三百多首南宋以後的詩詞,他無心將這些詩占為己有,但為了應對科舉,他必須有所准備。

寫詩是他最大的弱項,他寫的詩雖然也比較工整,但無論文采和立意都過於普通,要想在科舉中脫穎而出,還是遠遠不夠,無奈之下,他只能再借鑒前人的作品。

「小官人!」遠處忠叔在叫他了。

李延慶快步走出樹林,只見忠叔站在後門處向他招手,李延慶見時辰已不早,便收了書快步走上前去。

「忠叔,什么事?」

「這里有一封急信,是京城送來的。」

忠叔將一封信遞給李延慶,李延慶看了看,居然是太學寄來的,他打開信,里面居然有兩張信紙,第一張信紙是太學印刷的年考成績單,他的經文得分是上上,雜考得分是上下,這可以理解,畢竟有兩道題他沒有答出來,詩考得分是上中,最後的總得分是上中,按照太學的規定,他已經通過了年考。

李延慶稍稍松了口氣,看來太學評分沒有他想象的嚴格,他又打開第二張信紙,卻讓他一愣,居然是一張責令改過書,這是太學排名第三的處罰通知書,僅次於除名公告和勒令退學書。

李延慶又繼續向下看,信中列出三件事要求他做出解釋:去年五月和去年八月,他兩次外出游學,為什么沒有提供游學證明?這是第一件事,其次是他為什么去年沒有參加年考,並且平時曠課極多,他怎么解釋?

第三件事,就是他這次回鄉雖然已向太學請了假,但在太學批准之前他就擅自離校,要求他必須就此向太學解釋並檢討。

在信的最後,要求他立刻返回太學進行解釋,否則太學將依照規則將直接開出勒令退學書,落款是『太學學正秦檜!』

李延慶眼睛驀地瞪大了,秦檜居然當了太學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