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60 字 10个月前

他又對馬唯良道:「馬御史請繼續吧!」

「謝陛下!」

馬唯良行一禮,又繼續問道:「能不能請種都帥說一說趙源案造成了哪些後果?」

種師道無奈,只得回答道:「造成的嚴重後果是備戰軍情泄露,導致對西夏的戰役不得不推遲。」

「我看種都帥的辭職信中提到了進士李延慶在邊疆巡視險些被殺,這難道不是嚴重後果?」

種師道搖了搖頭,「邊疆巡視本來就很危險,我軍探子滲透進西夏,西夏探子滲透進宋境,都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他遇到西夏探子很正常,畢竟他軍中出任參軍,正在執行公務,不能因為他是進士出身就變成大事,這只是一個小後果,但遠遠談不上嚴重。」

旁邊高俅忍不住呵斥道:「種指揮使是在避重就輕吧!李延慶明明遇到了兩百西夏重騎兵的伏擊包圍,怎么能說一句遇到西夏探子那樣輕描淡寫?」

旁邊童貫故作驚訝問道:「高太尉怎么知道有兩百西夏騎兵包圍李延慶?種帥的辭職書上並沒有提及此事啊!」

高俅頓時啞口無言,是啊!他怎么會知道?

半晌,蔡京打圓場道:「高太尉在西北軍也曾呆過幾年,有些人脈淵源,總是有些老部下會熱心寫信給舊上司,高太尉知道此事也不奇怪。」

高俅連忙道:「蔡相國說得對,是有幾個老部下寫信給我說了此事。」

種師道冷冷看了他一眼,「高太尉,我之所以在辭職信中不詳述此事,就是為了顧及你的面子,請你要有自知之明!」

童貫愈加驚訝,「這么說,李延慶在邊疆遇襲還和高太尉有關系,真是奇怪了,高太尉在京城,怎么會牽涉進此事?」

高俅滿臉通紅,狠狠瞪了種師道一眼,「你說我牽連李延慶遇襲案,有什么證據嗎?」

「我沒有什么確鑿證據,只是一些口供而已,想必蔡相國和御史台也不會采納,所以我就沒在辭職書上過多提及此事,高太尉若不追究,沒人會問此事。」

高俅臉一陣紅一陣白,當著天子和這么多重臣的面,他著實下不來台。

「你最好把話說清楚!」

種師道淡淡道:「你我心知肚明!」

這時,蔡京暗罵高俅愚蠢,對方已經說出有口供了,高俅還要再糾結此事,他連忙干咳兩聲,「今天只是討論種都帥辭職一事,我們不必在這種無關緊要的旁枝末節上糾結,其實事情已經很明白了,趙源作為錄事參軍掌握大量軍情,他竟然是西夏細作,性質非常嚴重,種都帥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老臣建議立刻免去種師道在軍中的一切職務,以免事件的惡劣影響擴大,至於他是否負有罪責,應該交由刑部和御史台詳細tiáo查後再做決定。」

趙佶看了一眼童貫,「樞密院有什么意見?」

童貫起身道:「首先犯罪的是錄事參軍,並不是種帥本人或者他的家人,其次趙源最初被種帥啟用之時,那時他還不是西夏的細作,只是後來在石州為官時才被收買,如果說失察之罪,應該是石州知州承擔,而不應該qiáng加給種帥,第三,一支軍隊中偶然會出現敵軍細作,這是常事,不應該過於擴大化,關鍵是主帥怎么處理,種帥發現趙源有罪後便立刻查處,絕不姑息,我覺得他已經盡到了主帥之責,現在備戰只進行到一半,軍情還會繼續改變,西夏得到的情報可以說毫無意義,所以損失其實也並不大,陛下,臨戰換帥是軍中大忌,微臣建議讓種帥戴罪立功。」

蔡京怒道:「趙源可是種師道推薦提拔,他明明負有失察之罪,怎么能不追究?」

童貫冷冷道:「朱勔也是蔡相國推薦的,他犯下了謀逆之罪,是不是也該追究蔡相國的推薦失察之罪呢?」

大殿內雅雀無聲,半晌,趙佶起身道:「這件事容後再議,散朝!」

趙佶拂袖而去,大殿上只剩下童貫和蔡京在怒目相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