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96 字 10个月前

直到下午也再沒有西夏軍的消息,當天晚上,嗣武寨的兩千士兵趕到水壩,加qiáng防御,到了次日凌晨,五千宋軍先鋒在偏將孫傳志的率領也趕到了水壩,使控制水壩的水軍兵力達到八千人,牢牢控制住了水壩,直到這時,李延慶才徹底松了口氣。

第三天下午,種師道率領的四萬主力大軍抵達了虎嘯峽。

「屬下不辱使命,特向大帥交令!」李延慶和劉錡前來參見主帥。

種師道望著濃煙蔽日,點點頭問道:「若沒有這場大火,你們守得住水壩嗎?」

李延慶搖搖頭,「屬下守不住!」

劉錡也慚愧道:「沒有參軍及時點燃的這場大火,我們早已全軍覆滅。」

「你們已經很不錯了,一千多士兵不僅奪取了水壩,還抵御住上萬敵軍的反撲,這在宋夏百年的戰爭中還是第一次以懸殊比例取勝,當然是利用了火勢,但戰爭就是利用一切手段,我記你們首功,賞銀萬兩,陣亡士兵也以雙倍撫恤!」

李延慶和劉錡大喜,一起躬身道:「謝大帥厚賞!」

這時,李延慶又道:「雖然西夏軍丟失了水壩,但他們必不會甘心,一定會卷土重來,一旦他們奪回水壩,就會截斷我們的退路,後果不堪設想,望大帥留下重兵把守水壩!」

種師道點點頭,「我已經想到了這個可能,你說得很對,水壩的防御關系到我們退路,絕不能大意!」

種師道隨即命令大將孫傳志率八千軍守水壩,他則率領數萬大軍轉而走古原道,向數十里外的銀川城浩浩盪盪殺去。

........

興慶府,也就是今天的銀川,這里是西夏國建都之地,八十年前,李元昊在此定都,建國號大夏,宋朝稱之為西夏,此時是西夏第四代君王李乾順在位,西夏國力因長期和宋朝斷絕貿易而日漸衰弱,李乾順主政後極力發展和宋朝貿易,優待大宋商人,使西夏國力又得以一點點恢復。

雖然宋軍從去年開始備戰,在半個月前,東西兩路宋軍在太尉童貫和主帥種師道的率領下開始大舉攻夏,但興慶城內卻波瀾不興,盡管各種小道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但百年的宋夏之戰歷史告訴西夏,只要宋朝還是從前的宋朝,那么興慶府就安然無恙,宋軍的戰斗力和西夏軍在伯仲之間,他們還沒有能力滅亡西夏。

這天中午,數十名騎兵護衛著一名五十歲左右的錦衣老者來到城北一家老店,老店名字叫做東臨行,是興慶城三大商行之一,專門從事對宋朝貿易。

老者名叫梁安仁,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西夏君王李乾順的舅父,而李乾順的母親梁太後是一名漢人,二十年前,梁太後大權在握,因擅權專恣而被遼道宗派人鴆殺,梁太後的幾個兄弟一並被遼人誅殺,十六歲的李乾順得以真正掌權,唯獨梁安仁因沉溺於酒sè,對權力沒有興趣而逃脫大難,被李乾順封為安樂公。

二十年來,梁安仁生活得有滋有味,寵愛的女人換了一個又一個,他同時重金投資宋夏貿易,賺取了大把銀子,漸漸成為西夏第一富翁,李乾順追思母親,對梁安仁也格外寬容,去年加封他為梁王,並令他負責西夏軍軍糧采辦,使他再添生財之道。

梁安仁翻身下馬,快步走進商行大門,管事迎上來點頭哈腰陪笑道:「啟稟王爺,張九爺來了!」

梁安仁頓時大喜,「他們什么時候來的?」

「今天上午剛到,帶來了王爺最想要的東西。」

梁安仁眉開眼笑,一陣風似地沖進內堂,大喊道:「張九,我的寶妍齋寶盒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