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298 字 10个月前

「你要說什么?」李延慶奇怪地看著他。

王貴從身後取出一把劍,「這把劍也是在山洞里發現的,裝在一個銅盒里,你知道....我一直缺一把好劍。」

李延慶隨手接過劍,這柄劍長三尺,劍鞘華麗,上面鑲嵌了九顆寶石,他輕輕抽出劍,見寶劍寒光閃閃,異常鋒利,是一柄從未使用過的寶劍。

李延慶把劍遞給他,「這柄劍不錯,你收下吧!」

王貴大喜,連忙躬身行禮,「多謝老李....不!多謝指揮使。」

他生怕李延慶反悔,轉身便慌慌張張地跑了。

李延慶淡淡一笑,其實他從來就不是那么嚴謹的人,他只是不想被別人抓住把柄罷了,否則把山洞的財富隱藏起來,以後再利用不更好?

在彌勒洞軍營休息一夜,次日,種師中留下三千軍隊守軍營,他率領大軍和李延慶一起返回了石州宋軍大營。

………

就在東線宋軍取得節節順利之時,西線宋軍卻進軍並不是順利,宋軍西線主要是陝西路一線,由童貫親率十五萬大軍北上,加上廂軍、番軍、鄉兵、民夫,至少有近四十萬大軍參與到西線的北攻中來。

西線北上也同樣面臨重重大山阻隔,包括零波山、柔狼山、殺牛嶺、兜嶺等十幾座長達上千里的大山阻擋,使宋軍北上格外艱難。

西線有兩條北上之路,一路走會州,沿著黃河北上,另一條路走葫蘆水,葫蘆水也是一條大河,橫穿兜嶺形成一道峽谷,這道峽谷比東線的無定河峽谷要寬得多,最窄處也有十幾里,童貫最終選擇了走葫蘆水峽谷北上。

和東線一樣,西夏軍在葫蘆水峽谷北段也有一個戰略要害處,叫做賞移口,出了峽谷再走三十里,是另一處修建在險要處的山寨,叫做踏割寨,在北面就是韋州了。

賞移口—踏割寨—韋州,三道防線形成了西夏京畿要地西平府的南大門,一旦西平府失守,西夏都城興慶府便袒露宋軍的兵鋒之下。

宋軍用十天時間,晝夜不停攻打賞移口,最終以傷亡三萬人的慘重代價拿下了賞移口,使宋軍越過了兜嶺,直接面對西夏軍的另一處險關踏割寨。

在如何攻打踏割寨上,童貫和副將劉法發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

劉法也是年近六旬的老將,長期在邊疆為官,以文官領兵,戰功赫赫,被公認為當時的第一名將,有「時論名將必以法為首」之說。

五年前,劉法也曾經走過同樣的路線,他當時率領三萬大軍連克賞移口、踏割寨和韋州,兵臨西平府城下,西平府也就是靈州,震動西夏,若不是李良輔拼死守住靈州,宋軍早已兵臨西夏都城,雖然那一戰劉法因為孤軍深入、後援不足,最後導致全軍覆滅,但他卻令西夏人至今心有余悸。

大帳內,劉法和童貫為出兵踏割寨爭得面紅耳赤,劉法提高嗓門道:「攻滅西夏的良機是在十年前帝後之爭時,現在李乾順已經親政十年,勵jīng圖治,國力開始復蘇,以西夏數十萬jīng兵、民心一致對外,哪里有滅掉西夏的可能?即使要滅西夏,也應該步步為營,一點點割走西夏的疆域,以宋朝qiáng大的國力來慢慢拖垮它,而不應急於求成,幾個月時間滅西夏,簡直不現實。」

童貫冷冷地看著他,「這是天子的決定,你有幾個膽子要和天子對抗?」

劉法也怒道:「天子要滅西夏是因為遼國被女真人牽制,無暇西顧,但這個牽制格局至少會延續五六年,我們完全可以步步為營,在三年之內勒死西夏,豈能兩三個月就攻滅西夏?作為大臣,應該把真相告訴天子,相信天子會做出明智的決定。」

童貫重重哼了一聲,「我知道你是不想率軍打踏割寨,才找出各種理由推諉,還把天子搬出來壓我,好吧!你不想打,我派別人去打。」

劉法怒視童貫,「我劉法縱橫西北三十年,何曾後退過一步?你既然要固執己見,那好,我不再反對你,我會領兵去打踏割寨,我們就看最後你能不能滅掉西夏!」

說完,劉法袖子一甩,轉身大步離去。

童貫望著劉法走遠,冷冷下令道:「傳令第五軍今晚隨劉副將攻打踏割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