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兩軍對峙(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670 字 10个月前

眾人這才探頭細看,果然是一顆人頭,一名士兵跑上去提起人頭,忽然大喊起來,「是楊都統領!」

眾人大驚失sè,竟然是都統領楊雄?張岑推開眾人,上前細看,果然是楊雄的首級,他一下愣住了,楊雄被殺,那么他手下的三千軍隊呢?

這時,關勝走上前嘆口氣道:「博州的軍隊必然已經全軍覆滅了,張將軍,我沒有說錯,我們遇到了難纏的對手。」

張岑重重哼了一聲,對左右道:「此事誰也不准傳出去,誰敢傳出去,我要他的小命!」

他轉身便向城下走去,隨即令道:「讓鷹奴來見我,我要發鷹信給寨主!」

........

從莘縣到鄆州須城縣並不遠,次日中午時分,宋江便接到了張岑的飛鷹快信,楊雄陣亡,這令宋江大驚失sè,此時盧俊義已趕去齊州聚攏兵力,宋江心急火燎,急忙去找吳用商議對策。

吳用的表情十分難看,短短十天時間,河北的兵力便銳減了一半,最後只剩下五千軍隊,卻連對方具體有多少軍隊也不清楚,這幾戰打得稀里糊塗。

半晌,吳用嘆了口氣說:「對方兵力集中,我們卻兵力分散,所以對方才能各個擊破,現在我們的兵力都集中在莘縣,拒擋堅城而守,除非對方有數倍的兵力,否則他們攻不下縣城,這樣一來形成了對峙之勢。」

宋江這才明白了吳用的意思,他有些不解地問道:「為什么軍師不建議撤軍回黃河南岸?」

「主要是五千兵力對我們意義並不大,可一旦撤回來,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河北失敗,我擔心會影響士氣。」

宋江負手走了幾步,最終認可了吳用的思路,「軍師說得對,官兵主力遲遲不來,就是在等我們河北兵敗,士氣受挫,他的大軍殺來,在士氣就占了優勢,由此可見河北確實不能輕易放棄,不妨死守莘縣,但我在考慮,我們要不要向河北增兵?」

吳用點點頭,「可以增兵,再順便把關勝tiáo回來,張岑說他情緒低落,但不管是不是事實,莘縣還是保留一個主將比較好,將軍以為呢?」

「可以,就讓張岑全權負責河北防御!」

宋江和吳用商議片刻,最終決定出兵五千軍隊支援莘縣,並tiáo二十艘五百石軍船運載士兵過黃河。

.......

天還沒有亮,汴京皇宮大慶殿內燈火通明,今天是三月初一,朝廷每月的朔望日會各舉行一次大朝,也就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所有七品以上官員都要參加。

往年的朝廷被蔡京把持,往往只是一種形式,眾臣聚在一起,有事上奏,無事散朝,即使有朝務商議,也只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基本上耗費不了多少時間,天不亮朝會便散去。

但自從蔡京罷相,余深和白時中lún流主持大朝,情況便有所改善,一些比較重要的軍政事務也開始在大朝中出現,比如二月初一討論了上年各地災情救助及現狀,二月十五匯報了河北西北弓箭社的組建,三月初一又討論了各地官倉的錢糧轉運。

今天是三月十五,朝會的重點便集中在討伐梁山軍的備戰情況,按照計劃,朝廷主力大軍將於三月下旬開赴京東西路,進剿盤踞在山東北部各州的梁山亂匪。

這是自從討伐梁山軍的旨意下達後,第一次討論軍隊的備戰情況。

「啟稟陛下,備戰目前進展順利,五天前已經結束了體力訓練,現在正進行軍陣訓練,十天後可訓練完成,軍隊在動員後便可開赴鄆州剿匪。」

種師道的聲音雄壯有力,聲音十分洪亮,令每一個朝官都感受到了他的信心,「除了軍隊外,各種物資糧草也已齊備,一百艘運輸大船正停在五丈河上,一旦大軍出發,船隊也會隨時起撥,微臣會按照計劃准時出兵。」

趙佶微微點頭,又問道:「河北那邊可有消息?」

幾天前,朝廷接到了梁中書的奏疏,大名城危機已解,救援官軍戰力十分犀利,連敗梁山軍數陣,梁山軍不得不龜縮於莘縣,這個消息令屢戰屢敗的朝廷的十分興奮,連天子趙佶也十分關注河北的情況。

種師道上前稟報道:「啟稟陛下,微臣昨天晚上接到最新戰報,李延慶率軍在博州聊城全殲三千梁山軍,匪首楊雄被斬,至此,博州匪軍已全軍覆滅。」

朝廷內頓時氣氛變得熱烈起來,趙佶jīng神大振,連忙道:「如此重大軍情,為何不早報?」

「微臣是兩個時辰前才收到,准備朝會結束就報給陛下!」

趙佶心情大好,點點頭道:「幾千軍隊就能縱橫河北,殺得匪兵丟盔卸甲,真是朕的棟梁之才也,也是種老將軍用人有方,應該重賞!」

這時,太子趙桓道:「父皇有所不知,李延慶在西夏就屢立大功,卻沒有得到任何封賞,對他實在不公,希望父皇能連同西夏戰功一並封賞。」

趙佶也想起了此事,便問道:「樞密院和御史台的tiáo查可有結果?」

御史中丞程曦出列道:「御史台的tiáo查已經結束,侍御史正在返回途中,據微臣得到的消息,李延慶確實有立功未報的情況。」

「樞密院呢?」

高深出列奏道:「啟稟陛下,樞密院的tiáo查也已結束,姚仲平承認統計戰功疏漏,導致部分將士戰功未上報,其中就包括了李延慶,微臣今明兩天會提交正式報告。」

趙佶哼了一聲,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他不好發作,冷冷道:「三天之內御史台和樞密院必須提交正式報告,是誰漏報了戰功,要嚴厲追查責任,不得姑息,退朝!」

說完,他一甩袖子,轉身從側門離去了,殿中少監高喊一聲,「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