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禍起蕭牆(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690 字 10个月前

「微臣參見陛下!」梁師成連忙上前恭恭敬敬行禮。

趙佶負手站在窗前,鐵青著臉冷冷道:「梁太傅,朕打算另立太子了。」

跪在地上的趙桓渾身一震,淚水便撲簌簌滾落下來。

梁師成嚇得一激靈,撲通跪下磕頭,「陛下,太子乃國之重器,另立太子會動搖國本,請陛下三思!」

趙佶將密信扔給他,「你自己看看吧!這樣的逆子,朕該不該換?」

梁師成顫抖著手打開密信,他一眼便認出了太子的手跡,再看內容,竟然是要求高深再撥三萬軍給種帥道。

如果從字面意思理解,這個內容也無可厚非,其實就是要求增兵,關鍵是用密信方式,這就意味深長了,這里面就有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軍隊一向是敏感中的敏感,偏偏太子用不可告人的方式涉及了最敏感的事情,怎么能不讓趙佶猜忌震怒。

雖然上面沒有簽名,可以說是別人誣告,但趙桓就跪在一旁,他顯然已經承認了。

梁師成戰戰兢兢問道:「這....這是從哪里來的信?」

旁邊李彥yīn**:「這是從鄭偏妃之弟身上搜出來的,他夜里從東宮出來,把信藏在發髻里,我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

梁師成頭腦『嗡!』的一聲,他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太子趙桓第一次利用妻弟鄭榮泰安排,私下會見李延慶,梁師成便警告過他,這種事情不可再做,否則很容易被有心人抓住把柄,很顯然太子沒有聽從自己的勸告,在嘗到甜頭後,又繼續利用鄭榮泰來傳遞消息,終於事發了。

梁師成心中轉了無數個念頭,又硬著頭皮道:「種師道正在平定梁山亂匪,他只有三萬軍隊,而梁山亂匪有十余萬人,而且幾次大敗官軍,太子殿下很擔心種師道兵敗,會影響到他的地位,畢竟太子殿下是主帥,一旦種師道兵敗,他要負主要責任,懇請陛下理解。」

趙佶哼了一聲,「是嗎?那為何不光明正大的提出來要求增兵?偏偏要用密信的方式,朕就不懂了。」

「陛下,最初提出只需三萬兵力的是種師道本人,太子殿下也極力支持,現在兵力不夠了,種師道不好要求增兵,太子殿下也拉不下這個面子,所以太子殿下只能讓樞密使高深來提出增兵要求,只是.....太子殿下不該用這種讓人詬病的方式,哎!」

趙桓也哭了起來,「父皇,兒臣確實很擔心種師道兵敗,影響兒臣的名聲,以至於茶飯不思,兒臣一時頭腦糊塗才....才想到這個餿主意,兒臣....兒臣願意接受父皇的嚴懲。」

李彥心中暗罵,這個趙桓倒是會順桿爬,終於讓他找到了一個借口,李彥心中著急,卻又不敢吭聲。

梁師成卻暗贊趙桓會表態,願意接受嚴懲,而不是懇求父皇饒恕,這種表態明顯有誠意。

趙佶鐵青的臉sè稍稍緩和一點,其實他也知道兵符在自己手中,樞密院是不能擅自增兵,應該是梁師成說的理由,太子想讓高深出頭申請增兵。

只是這種私傳密信方式著實讓趙佶異常憎恨,尤其涉及軍權,若這次不嚴懲,以後不知還會鬧出什么大事來。

想到這,他給李彥使個眼sè,李彥只得無可奈何地退下了,在太子的事情上他還沒有發言權。

這時,內書房里就只剩下趙佶父子和梁師成三人。

「你說說吧!這事朕該怎么處理?」趙佶冷冷地問梁師成道。

梁師成很清楚機會就只有一次,如果這次把握不好,恐怕太子就危險了。

他太了解天子趙佶,這件事的根源還是出在軍權上,雖然趙佶不說,但太子的危險就在這里,為了保住太子,梁師成已經顧不上其他人的利益了。

「微臣建議立刻罷免高深樞密事之職,微臣推薦童貫復職,還是他出任此職最為合適。」

趙佶微微點頭,這個建議倒合他的心意,但還遠遠不夠。

「還有呢?」

「微臣建議免去太子殿下剿匪主帥之職,改由童貫出任,另外免去種師道副帥之職,將種師道tiáo回京城,另派大將擔任剿匪主帥。」

梁師成非常果斷,將密信中涉及的三個人全部罷免,只能這樣才能平息這次太子遭遇的危機。

趙佶沉默片刻,又冷冷道:「再追加一條,鄭偏妃勾結外戚,擾亂東宮秩序,貶為庶人,即刻趕出東宮!」

趙佶目光又投向太子趙桓,「這個方案你接受嗎?」

這時趙桓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莫說種師道和鄭家,就算天王老子他也顧不上了。

「兒臣完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