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錢落柳靜(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487 字 10个月前

李延慶向曹評點點頭,「我開始了!」

他又仔細看了一眼柳枝條中的銅錢,他可以在夜間於八十步外射滅香頭火,射斷三十步外的一根麻繩,一點問題沒有,關鍵是不能碰到的柳枝,雖然很難,但也不是不可以辦到,只是需要看准角度,確實可以做到穿林而過。

但這里面還是有兩個難點要處理好,一個是防止箭矢在射斷繩索後改變方向,其次是要防止繩索不是被切斷,而是被割斷,如果是後者,就容易讓銅錢盪起來,從而碰到旁邊的柳枝。

李延慶在練習銅弓鐵箭時有過類似的訓練,在密密麻麻香中,射斷其中一根香,而不能觸碰到別的香,再比如射斷拴錢的繩子,使銅錢正好落入下面的茶杯,這些都是周侗曾經訓練過他的課程,與今天的錢落柳靜有異曲同工之妙。

李延慶深深吸一口氣,注視銅錢良久,猛地拉開弓,他的追風弓是騎弓,不能像步弓那樣從容不迫的瞄准,開弓就要射箭,他拉弓如滿月,一箭射出,箭速太快,只見寒光一閃,銅錢當啷落地,箭已經無影無蹤,柳枝卻紋絲不動。

曹評一下子愣住,他根本沒有看清楚,這時,高寵跑了過去,在對面牆上拔出了那支箭,大喊道:「箭釘在牆上了。」

高深鼓起掌,「jīng彩絕倫,好箭法啊!」

曹評慢慢走上前,從大石上拾起銅錢,麻繩是在銅錢上方一寸處被整齊切斷,這需要力量大且速度快,使繩索失去韌性,直接切斷,他曾祖父曹彬在家傳的《箭技百錄》中也有記載,錢落柳靜的關鍵就在於射斷繩索須選在銅錢上方一寸或兩寸處,速度要快,力量要大,這樣銅錢就不容易發生懸盪。

李延慶當然沒有看過曾祖父的《箭技百錄》,但他也同樣懂得這個原理,這一箭令曹評心服口服。

「好箭法,李探花不愧是天下第一箭!」

李延慶躬身長施一禮,「晚輩僥幸得手,讓前輩見笑了!」

曹評點點頭,吩咐胡掌櫃道:「去把射昆弓取來。」

李延慶連忙擺手,「晚輩有追風已經心滿意足,射昆弓只適合於收藏,對晚輩用處不大,前輩的好意延慶心領了。」

曹評淡淡道:「我實在想不到還有誰比賢侄更有資格得到射昆弓,如果我說出他的來歷,相信賢侄就不會拒絕了。」

「晚輩願洗耳恭聽!」

「這張弓是皇佑五年,第一弓匠段小玉專門為狄青制作,知道那一年的正月十五發生什么事嗎?」

「狄青夜襲昆侖關!」李延慶脫口而出。

曹評點點頭,「所以這張弓起名為射昆,就是勇射昆侖之意,段小玉耗時四年才完成這張弓,狄青得弓極為喜歡,專門掛在書房中,可惜幾個月後他便病逝了,這張弓便傳給他長子狄諮,十年前,狄家在京城買宅,為了籌錢,便將一批祖傳的兵器賣給了良工坊,其中就包括了這張射昆弓,還有我這柄七星劍。」

李延慶沉吟片刻道:「弓我收下了,但這柄七星劍是前輩的佩劍,晚輩實不敢接受。」

高深在旁邊笑道:「賢侄不要可以給我,他收藏的兵器多著呢!不缺這一把劍。」

曹評瞪了他一眼,「這是我最心愛的三寶劍之一,若不是我輕視李探花的箭術,這柄劍我會拿出來?」

李延慶連忙把劍還給他,「既是前輩的心愛之物,晚輩更不敢要了。」

曹評也是頭腦發熱把佩劍取下來,既然李延慶再三不要,他也正好下這個台階,曹評對李延慶極有好感,想了想便笑道:「今天有幸再見到了錢落柳靜的神技,我要擺酒慶祝,明天延慶可有空?」

「明天晚輩的官職可能要下來,晚輩不敢離開。」

「好吧!後天下午正好我請客,請延慶務必賞臉。」

李延慶點點頭,「晚輩一定來!」

曹評興致盎然,又對高深笑道:「老弟當然也要來作陪,令侄也一起來,我也想見識一下七郎的槍法,到時我會送給七郎一柄好劍。」

高深哈哈一笑,「既然有好劍相贈,我怎能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