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47 字 10个月前

「多謝小官人誇贊。」

「茶是從哪來來的?」李延慶又問道。

「是配茶,每房御史每月有五斤茶餅,都是上好的徽州茶,其他茶具都是現成的,若物什不夠,可以去內房領取。」

「應哥兒是哪里人,來這里多久了?」

「我就是京城本地人,家中貧寒,三年前御史台招募茶童,我便進來了。」

「應該讀過書吧!」

「讀過一年書,認識幾百個字,當茶童必須要識字,否則沒法跑腿送文書。」

李延慶在河東軍衙做錄事參軍時也有茶童,朝廷是不會給茶童開俸祿的,他們的收入一般是從各部門的日常經費中開支,如果做事機靈,還會有點打賞錢。

李延慶便從抽屜里抓了一把錢給他,「茶點得不錯,應該打賞!」

「多謝官人!」

應哥兒雙手接過錢,高高興興走了,李延慶在抽屜里發現一個鐵盒子,里面裝了滿滿一盒子銅錢,估計有兩貫錢左右,應該是前任留下來的,他正好用來給茶童打賞。

朝廷的規矩李延慶也知道一點,官員有朝廷的俸祿福利,他可以不用管,但文吏俸祿微薄,也沒有福利,一般都是主官給一點福利補貼。

所以主官必須要有一點額外的收入才行,光靠自掏腰包是負擔不起的,如果正好是無權無利的清水衙門,下面文吏的日子就比較難過了。

御史台好一點,但也要看各個主官的本事,好在李延慶有寶妍齋為後盾,他當然不用去搞利益交換、收受賄賂之類的下作事,他現在關心自己的職權,他可不是來御史台喝茶度日的。

這時,主事陶燁走了進來,手中拿著厚厚一疊文書檔案,宋朝已經有用牛皮紙糊成的檔案紙袋,每個案子的資料都集中放在一個袋子里。

「這是劉御史留下的三個案子,沒有來得及審完他便被tiáo走了,所有案子卑職都很清楚,御史若有疑問,卑職會解釋。」

「案子你先放在這里,我來問你另一件事,我所有經手的案子都是三司會審嗎?」

「不!不!三司會審的案子不多,一年也不超過十件,還是御史台自己的案子,比如御史彈劾某個官員,必須要有依據,這個依據就是要去tiáo查,一般是監察御史去tiáo查,然後送來台院復審,也就是送到我們這里,我們復審沒有發現問題,然後加印送給彈劾御史,由他們舉證彈劾。」

「必須要由監察御史去tiáo查?」李延慶又問道。

「不一定,監察御史一般只管地方,如果開封府直接將案子移交給台院,那就由台院直接辦案,如果覺得案情重大,那就需要上陳天子,天子批復後,就由御史台發起三司會審,還有一種情況是遇到舉報,比如邀車架、上表陳情、擊打登聞鼓,這種情況要注意,不能隨便接下案子。」

「為什么?」

陶燁笑著解釋道:「御史台是負責監察百官,但一般老百姓可不管,什么爭房奪田,什么妯娌之爭,他們都會跑來打御史台的登聞鼓,尤其我們隔壁就是開封府,經常會出現打錯鼓的情況。」

「會嗎?」李延慶啞然失笑。

「這是最常遇到的事情,昨天還有個老者跑來打鼓,告兒子不孝,他們心急,也不管是御史台還是開封府,看見一面大鼓就沖上來了。」

李延慶笑了起來,「我知道了,我先看看卷宗,有什么事再問你。」

「卑職告退!」

陶燁退下去了,李延慶拾起三只厚厚的檔案袋,他發現其中一只袋子上蓋有『三司會審』的印章,便取過來細看,袋子封面上寫有案情,『林靈素遇刺案』,墨跡有點褪sè了,他再看下面的時間,竟然是一年前發生的案子。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