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斗爭激烈(上)(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44 字 10个月前

趙佶冷冷道:「各種物資戰備不足計劃的三成,這樣的戰備怎么去打仗?連朕都知道若沒有後勤支援,戰爭必敗無疑,你常年帶兵,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嗎?」

「陛下,河北的物資其實只是一部分,這次剿匪我們還有大量軍資沒有動用,完全可以用在北伐上,而且遼兵士氣衰敗,滅國已在即,根本不需要長期對峙,王師北上,遼軍一定會望風而降,卑職堅信燕雲漢人一定會簞食壺漿來迎接王師,這是陛下實現列祖列宗遺志之時,豈能因為幾個大臣的反對就放棄?」

雖然童貫說得天花亂墜,但趙佶的疑慮並沒有消除,一方面是他了解童貫,上次征討西夏,童貫說得也極為動聽,結果十萬大軍全軍覆滅,十幾年積累的兵甲物資被他丟棄殆盡,現在童貫又說得這么好聽,趙佶當然對他的話有所保留。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朝臣反對北伐太激烈,以范致虛和鄭居中為首的反對派得到越來越多的大臣支持,連蔡京都上書建議慎重考慮,更不要說宣德樓外面還有數千太學生在靜坐抗議,qiáng大的政治壓力使趙佶遲遲下不了決心。

半晌,趙佶道:「這件事等明天朝議後再說吧!朕會慎重考慮。」

童貫暗暗嘆息一聲,看來促成天子下定決心比他想象的要困難,他得和王黼好好商議一番了。

......

次日天剛剛亮,李延慶便帶著張豹等三人便牽馬出了府門,他們剛翻身上馬,一名小廝跑來道:「李姑爺,小人是曹府家人,我家太老爺在前面朱雀門等候。」

「我知道了!」

李延慶一催戰馬,戰馬一躍奔出,四人一陣風似的向朱雀門方向奔去,此時還是夜sè深沉,漫天繁星綴滿了天鵝絨一般的黑sè天幕,一條銀河從他們頭頂跨過,夜空格外壯觀。

京城依舊是一片漆黑,但已經有早起的店鋪在開始忙碌准備了,很多打短工的苦力已經三三兩兩蹲在城牆根下,等待著攬活。

不時有官員的牛車和轎子從大街上走過,後面跟著帶刀護衛家丁,也有不少和李延慶一樣騎馬的官員,都是趕今天的臨時大朝。

不多時,李延慶便來到了朱雀門,朱雀門是外城通往內城的主城門,老遠李延慶便看見了曹評的馬車停在道邊,他連忙催馬上前,在馬車前躬身施禮,「延慶參見曹公,讓曹公久等了。」

車簾拉開,露出曹評笑眯眯的臉龐,「延慶,你現在可以改口了。」

李延慶和曹蘊的婚期已經定下,將在二月十五迎娶曹蘊,曹蘊正式成為他的未婚妻,他確實可以改口了。

「是!延慶參見岳祖父。」

「好!好!好孩子,不愧是我看中的孫婿,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擔負起社稷的重擔,我告訴你,昨天下午我也在聯名書上簽字了,高深和潘旭都簽了。我們三家都足以代表功勛世家的態度。」

「祖父也反對北伐嗎?」

曹評點點頭,「雖然我們先祖都是北伐名將,但我們都一致認為,大宋現在應該加qiáng軍備,做好防范,准備迎接女真人的挑戰,而不應把資源浪費在即將垂死的遼國身上,所以我們支持北防,而不支持北伐。」

李延慶心中贊賞,不愧是老將,看問題十分透徹,『要北防而不要北伐』這句話說到了根子上。

「祖父覺得今天朝議結果會如何?」

「很難說,按理反對北伐應該占上風,但關鍵是官家是支持北伐一派,他如果力排眾議堅持北伐,我們也沒有辦法,不出意料的話,今天朝堂上應該是一場激烈的斗爭。」

他們邊說邊走,不多時便來到了宣德樓前,前面上朝隊伍都停住了,這時,有侍衛跑來道:「請各位重臣從左右掖門入皇城!」

曹評眉頭一皺,「發生了什么事?」

李延慶忽然醒悟,「祖父,應該是太學生把宣德門堵住了。」

「他們還在靜坐示威嗎?」

「應該還在,沒有結果,他們是不會散去的。」

曹評只得吩咐從左掖門入皇城,李延慶也跟著馬車後面,慢慢靠近宣德門時,只見地上密密麻麻坐滿了太學生和反對北伐的京城民眾,足有上萬人,場面格外震撼,李延慶暗暗思忖,恐怕這才是bī迫趙佶不得不改變主意的最後一根稻草。

======

【向大家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