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斗爭激烈(中)(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489 字 10个月前

范致虛走出朝列,向天子趙佶行一禮,又對眾人道:「受天子委托,軍監所於上月分為三隊赴河北監察軍資庫存狀況,監察的結果令人觸目驚心,尤其真定府各大倉庫為重災區,糧食短缺,軍械虛耗,很多重型攻城武器腐朽不堪,這里面既有瀆職失職,也有弄虛作假,倒賣物質,貪wū坐贓,下面我請侍御史李延慶向各位詳細匯報真定府的監察情況。」

范致虛一擺手,李延慶手執一份卷軸走出隊列,上前向天子趙佶行一禮,又向百官行一禮,這才展開卷軸緩緩道:「我是三路監察使的第一路,負責真定府的監察,這次我們在真定府一共停留了二十天,真定府三十七處倉庫我們監察了二十九處,所查事實都來自於倉庫實盤,並有盤查人和倉庫主事的簽字畫押,我可以為此負責,下面我用行唐縣的五處倉庫為大家做具體闡述。」

李延慶停了一下,看了看范致虛,范致虛示意他繼續說下去,李延慶這才深深吸一口氣繼續道:「行唐縣是我們監察的重點,這里集中了真定府六成以上的各種倉庫,有各種倉庫數百座之多,我們先看軍糧第五倉的監察情況,賬面記錄該倉庫應有軍糧一萬一千石,實際盤查只有三千八百石,連三成都不到;我們再看弓弩第四倉的實盤情況.......」

李延慶一座倉庫接著一座倉庫的描述,朝堂的議論聲也越來越大,王黼見勢不妙,待李延慶稍稍停頓,他立刻站出列道:「這些情況我們大家都了解了,但造成這種惡劣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我想這才是我們更多人關注的問題!」

嚴重賬實不符的事實王黼已經無法抵賴,他只能從原因上做文章,減輕梁方平的罪責,否則,讓李延慶說完,最後就變成了梁方平的聲討會。

范致虛則十分不滿,他冷冷道:「王相國為何如此急切,不能讓李御史將報告說完?」

「李御史說的這些我們昨天已經看到了簡報,大致了解,不用再重復,我們更關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希望李御史能重點闡述這方面的內容。」

王黼抓住的正好是軍監所這次監察的軟肋,他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細查原因,只能把實際情況抖露出來,真正的原因卻無法一樁一樁落實。

李延慶當然也知道王黼會從原因上著手,他已有應對之策,他索性坦然道:「這里面原因非常復雜,所有倉庫主事都能說出一大堆理由,比如歷史原因造成,幾十年一直如此,再比如記帳不及時,糧食霉爛損耗太大,軍器腐壞銷毀後沒有記帳等等,但就是沒有他們私下盜賣、貪wū坐贓的原因,一個個清白得像雪一樣,請問王相國認可這些原因嗎?」

王黼yīnyīn一笑,「我當然不相信,難道李御史沒有細查原因嗎?」

李延慶搖搖頭,「我一行六人用十二天時間盤查了一百四十五座倉庫,平均每天清點十二座,從上午天不亮查到深夜,我們沒時間去追查賬實不符的真實原因,我認為這些應該留給專門的監察御史去追查原因,明確責任。」

這時,童貫忽然明白過來了,若全面追查原因,至少要兩三年時間,那還北伐個pì啊!他心中大急,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快刀斬亂麻,立刻結束軍資監察,將重點轉到北伐上來。

童貫不由暗罵王黼糊塗,為了梁方平一點好處竟落入了對方的陷阱。

他立刻出列道:「陛下,請容微臣進一言!」

趙佶點點頭,「童太尉請說!」

童貫從隊列中走出來,對眾人道:「我曾在河北做過經略使,對河北的情況比較了解,這次軍監所的監察問題十分嚴重,我也深表痛心,這里面歷史原因有一點,但絕沒有那么嚴重,監守自盜肯定也有問題,但不至於這么普遍性,畢竟朝廷的制度還在,我覺得真正的問題還是出在虛報上,我認為是河北轉運使梁方平急於向朝廷表功而弄虛作假,使朝廷誤以為河北已經完成了軍資戰備,其後果非常嚴重,直接影響到了朝廷的北伐大計,這是極其嚴重的瀆職失職行為,不嚴懲不足以警戒後人,微臣建議,與其空談追查各種原因,不如先懲治罪首梁方平。」

高俅也出列道:「陛下,童太尉說得對,不管最後查到原因是什么,梁方平的失職和瀆職之罪難免,卑職也懇請陛下嚴懲梁方平。」

眾臣紛紛出列要求嚴懲梁方平,趙佶看了一眼王黼,「王相國的意見呢?」

這時王黼已經明白了童貫的意圖,不要在軍資問題上做過多糾察,要快刀斬亂麻處理此事,才能談北伐問題,王黼雖然已經收了梁方平的重賄,但在重壓之下他也不得不表態了。

「臣支持童太尉,應該嚴懲梁方平!」

「范相國的意見呢?」趙佶的目光又投向范致虛,范致虛也點頭道:「河北出現重大損失,梁方平罪責難逃,理應嚴懲!」

「好!既然眾愛卿意見統一,那就傳朕的旨意,免去梁方平的一切職務,責令大理寺將其緝拿入京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