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427 字 10个月前

船板搭上了岸,李延慶快步走了下來,縣丞楊菊連忙上前道:「下官縣丞楊菊參見縣君!」

李延慶仔細看了看他,這位縣丞不到三十歲,身材中等,皮膚略黑,看起來非常jīng明能干,不過李延慶總覺得自己見過他。

「楊縣丞,我們好像見過?」

楊菊笑了起來,「下官也是和李御史同科錄取,下官殿試一百二十二名。」

李延慶大喜,「原來是同科進士,真是巧了,不知楊縣丞是哪里人?」

「下官江夏縣人,蒙聖恩垂憐,下官又能回家鄉任職。」

「原來是本鄉人,以後還請縣丞多多關照!」

「一定!一定!」

楊縣丞又給李延慶介紹縣尉,縣尉是由縣吏轉正而成,叫做周平,年紀約五十余歲,長了只大酒糟鼻,看起來比較平庸,唯唯諾諾。

「本縣沒有主薄,就是下官兼任。」楊縣丞笑著給李延慶解釋道。

李延慶點了點頭,這時,十幾名鄉紳一擁而上,紛紛上前和李延慶見禮。

李延慶擺擺手對眾人笑道:「所謂在任一方,造福一地,我雖從京城過來,但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嘉魚縣的父母官了,在這里我先給大家做一個約法三章,不貪、不昏、不怠,希望我能給嘉魚縣帶來一個清明的風氣。」

眾人一起鼓掌,一名老鄉紳道:「今天我們在望江樓給縣君接風洗塵!」

「大家的心意我領了,我也一路疲憊,需要先安頓下來,接風之事以後再說吧!」

楊菊也對眾人道:「先讓縣君休息吧!大家且回去,以後會有機會聚會的。」

眾人見李延慶不肯赴宴,只得各自散去了,不過大家卻不失望,所有鄉紳都希望來一個清廉的知縣,這樣他們的日子也好過,若是來個貪官,他們首當其沖要被剝皮刮脂。

這時,曹蘊和郭思思、扈青兒也從船上走下,後面跟著她們各自的丫鬟,她們三人都戴著帷帽,遮住了容顏,楊菊連忙讓牛車過來,讓知縣家眷先上車。

李延慶等到後面一船靠岸,讓莫俊和劉方也上了一輛牛車,他則翻身上馬,走在牛車前面向縣城而去。

雖然嘉魚縣遠遠不能和京城相比,但縣城內的熱鬧卻湯yīn縣差不多,進城處各種小店鋪林立次比,建築風格也不同,湯yīn縣主要以平頂為主,而這里的房屋都是尖斜頂,鋪著密密的黑瓦,而且鄂州盛產石灰,所以家家戶戶都將外牆刷白,看起來白牆黑瓦,頗有南方的風格。

另外樹木也明顯比湯yīn縣多得多,縣城內隨處可以看見一片片小樹林,這也是雨水充足,氣候溫暖的具體體現。

嘉魚縣的中軸主干道叫做沙陽大道,這是嘉魚縣的舊稱,主干道頗為寬闊,可以並行五輛牛車,鋪著石板,顯得比較干凈,兩邊還有大樹。

縣丞楊菊也騎著一匹馬,一路給李延慶介紹縣城情況,「這條南北主干道除了北門附近有點商鋪外,其他地段都沒有商鋪,也不允許擺攤,兩邊基本上都是官宅和大戶人家,商業在東西干道上,那邊才叫熱鬧。」

「那里是…….」李延慶看見一處比較宏偉的建築,頗像一座寺院。

「那是文廟,同時也是縣學。」

李延慶點點頭,忽然想起一事,「今年有發解試吧!」

楊菊點點頭笑道:「六月縣考,考中者去州治江夏縣參加發解試,具體發解試的日期還沒有定下來,大概在十月份,考過發解試,明年很多士子就要進京趕考了。」

「嘉魚縣水平如何?」

「還不錯,每屆都有三十幾人考過發解試,占鄂州的三成,上一次鄂州考中六名進士,嘉魚縣就有三人,這里學風很盛,按照慣例,縣君也要每月抽一天時間去縣學講課。」

「確實不錯!」

李延慶見路上行人紛紛站邊向自己躬身行禮,他不由暗暗點頭,這是一座知禮的縣城。